2010年,我国车用柴油机产销分别达393.6万台和399万台,产销双双破纪录。其中,玉柴、一汽(锡柴和大柴)、潍柴分别以年销75.5万台、53.5万台和44.7万台位居行业前三。
2010年盘满钵满
2010年是众发动机企业的丰收年。除了上述3家行业领军企业外,2010年,全柴销售柴油机44.6万台,东风康明斯产销22万台,东风朝柴产销量首次突破22万台大关。
在分析卡车市场的动力结构变化时,潍柴动力卡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百成认为:“2010年,重卡销量增幅最高,牵引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自卸车市场供需较为平稳。重卡市场对大马力发动机的需求急剧增长,特别是360~400马力增速最高。另外,由于基建项目开工较多,混凝土搅拌车市场需求旺盛。”
潍柴认为,在未来10年中,国内对大中排量柴油机的需求将呈高位运行态势。
各厂家纷纷扩大产能
市场的快速增长,促使各发动机厂家纷纷扩大产能。
潍柴2010年投资50亿元建立了11家工厂,到2011年6月即可实现月产发动机10万台的能力。玉柴投资20亿元打造了亚洲最大的柴油机铸造生产基地。锡柴则将在2012年3月完成一期建设CA6DM(11升)5万台发动机生产线,最终将建成年产重型发动机10万台的生产基地,其中CA6DM 7.5万台,CA6DN(13升)2.5万台。
全柴发动机
大柴制定了打造30万台生产基地的五年发展规划。全柴集团积极推动实施“3040”工程,即到2012年力争实现各类多缸发动机产销30万台。长安汽车集团则投资50亿元,将云南内燃机厂柴油机的年产能由现在的60万台提升至120万台。
多种技术路线实现国Ⅳ
2012年,3.5吨以上柴油车将实施国Ⅳ标准。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主流柴油机企业都具备了生产国Ⅳ产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厂家还在向更高的排放水平迈进。其中,潍柴蓝擎发动机已达到国Ⅴ标准。玉柴已经向国Ⅴ升级,YC6K更可升级至国Ⅵ标准。锡柴产品全面实现国Ⅳ标准,具备升级到国Ⅴ的潜力。上柴产品的排放可达到国Ⅳ、国Ⅴ标准。
在技术路线方面,各家企业的选择不尽相同。潍柴国Ⅳ柴油机首推共轨+SCR。玉柴在国Ⅳ阶段就选择了SCR技术。锡柴采用了SCR和EGR+POC双技术路线。全柴采用高压共轨、电动水冷EGR(废气再循环)加尾气处理以及单体泵加EGR、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剂)。朝柴在国Ⅳ、国Ⅴ产品研发中采用了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策略,EGR+POC、SCR、DPF等技术路线都在不同的机型上得以应用。
发动机行业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周期,因此,各企业不遗余力地大力开拓市场和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成为2011年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