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校车驾驶员短缺制约校车市场发展
在国家出台《管理条例》两年后,河南省的实施细则《河南省实施〈管理条例〉办法》浮出水面,将于3月15日施行。根据规定,现有的非专用校车要在2016年9月1日前退出历史舞台。有关校车的话题一直很热,从2011年震惊全国的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到2012年新国标出台,的社会关注度一直有增无减。/校车政策出台,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校车市场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应用同样备受关注。去年,我国校车销量超过2.7万辆。在此基础上,该分会副秘书长佘振清去年底曾乐观预计,今年我国校车销量有望达到3.8万辆,比去年增长40%。然而,今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我国5米以上校车销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10%。
在校车方面,随着校车的发展被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校车的安防应用亦不可小觑。据了解,中国潜在的专业校车需求量约为100万辆,潜在市场需求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随着校车的逐步推进,将会相应地带动一些辅助设备的发展,比如安全定位、安全监控等设备将随着校车的推进市场需求与前景被看好。校车市场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市场。美国校车产业就是靠各州政府提供的大量财政补贴发展起来的。校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一个独立的客运细分市场,规模几乎与公交客车相提并论,与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法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
校车市场增长乏力,需要政策支持,2012年被业界称为我国校车市场元年,国务院《管理条例》和两项校车新国标相继颁布实施后,校车市场在万众瞩目中快速启动。然而,大好局面并没有延续到今年。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相关支持政策迟迟不落实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校车市场的发展。谈及校车市场增长乏力的原因,业内直指政府支持政策不到位。对校车实施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管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但《条例》颁布实施已经一年多了,具体的补贴、减免办法至今没有见到。此外,大中型校车驾驶员短缺也是制约校车市场发展的一处政策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