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正式牵手德国曼 中国重汽强调走自主路

  发布时间:2015-01-30  文章转自:互联网 手机新闻

德国曼入股中国重汽(香港)终于获批,10月7日,香港。中国重汽(香港)与德国曼公司举行成交仪式,签订成交协议。

 

中国重汽将在与曼合作的基础上走“自己的道路”

10月12日,济南。中国重汽召开新闻发布会。40余家媒体都指望从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纯济、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等公司高管口中抢得猛料。

“签约时正处长假,我们也没想搞那么大动静,只是媒体朋友很关注这件事情,才决定开个新闻发布会,所以比较仓促。”某重汽人士表示。

事实也是如此,紧凑的发布会、不甚光鲜的会议现场,都让这场新闻发布会显得有点儿另类。然而,马纯济的一句“有自主权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则为新闻发布会提升了亮点:中国重汽走的依然是自主道路。

合作项目逐步落实 客车项目或将浮现

马纯济表示,目前,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合作项目已全面展开,并有序推进。中国重汽已明确配置D20、D26发动机的豪泺A7由卡车公司生产,蔡东在发布会上透露,这款“提升型卡车”将在年底商务大会上推出样车,明年实现批量销售。同时,曼公司TGA车型的提升型卡车由济南商用车公司生产,大概2年左右后上市。

“合作项目中的发动机项目具体分工也已经明确。D20和D26发动机由章丘发动机厂生产,D08中型柴油机由杭发厂生产。MAN车桥在桥箱公司生产,我们会把现有的车桥产品与曼的车桥产品组合起来,根据用户需求来搭配。”蔡东表示。

“我们一点儿都不排除在未来会和曼公司在客车领域展开合作。”蔡东在发布会上坦言,尽管中国重汽制造客车的历史也很悠久,但目前确实和行业水平有所差距。的确,近些年来忙于卡车业务而对客车业务关注不够的中国重汽,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再度进入客车市场都存在困难,借助德国曼的品牌和技术,将有效弥补这一短板。

海外市场循序渐进

发布会开始前,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从中国重汽人士处得知,今年中国重汽的出口业务做得不是很理想。当然,这和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有着很大关系。在和德国曼合作之后,中国重汽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在海外市场,我们与德国曼有具体分工。经过认真甄选和谈判,中国重汽的目标市场先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然后逐步向部分发达国家过渡。这需要一个过程。”马纯济表示。蔡东告诉记者,合作双方签有框架协议,就具体出口地区进行了规划,德国曼允许中国重汽借助其在全球市场表现较好的销售渠道销售TGA提升型卡车。

坚持走自主道路

“先有自主,才有自主创新。”中国重汽集团总经济师童金根的表态,显示出中国重汽在此次合作项目上的基本观点。马纯济在发布会上也不断强调,中国重汽和德国曼的合作,不光合作模式和以往不同,“国产化”也是以中国重汽为主导,全面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产化。

蔡东进一步解释说,双方谈判时的一个难点是释范文件。他说,在之前的合作中,中方一般只能拿到图纸等技术文件,中方可以据此生产产品,但产品还需拿到外方做实验,“这样变更配置很麻烦,再就是并没有真正掌握设计方法”。中国重汽与曼合作后,拿到了释范文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等于我们不仅拿到了技术,还拿到了设计思路,拿到了研究方法。”

一方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海外网络,一方对国内市场更为熟悉,也拥有性价比优势,这让双方合作有了坚实基础。“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纯济说道,这一次,中国重汽尤其强调“我们”,这也体现着中国重汽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品牌的决心。


  • 公司名称:随州博强网络
  • 销售经理:张仁伟
  • 联系电话:13997873733
张仁伟 【进入网站】 随州博强网络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因用户投稿涉及版权、专利等相关问题,与本站无关,如有侵犯请于我们客服联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