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到日本,其破坏远小于之前的预测,而丰田“召回门”的风暴席卷全球,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日,丰田因制动系统、油门踏板、脚垫等问题在全球总共召回约854万辆汽车,召回的范围也从日本本土扩展到北美、欧洲、中国。并且日产、铃木和大发三家日本汽车企业也紧跟其后,宣布召回各自旗下产品及代工产品,总计超过了57万辆。十天之内,四家日本汽车公司空前的召回规模,着实给全世界的汽车厂商敲响了警钟,也给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然而在各大媒体中看到关于中国汽车企业反应的报到,大多集中在乘用车领域,而中国发展最快、出口增量最多、也是最有希望带领中国自主品牌产品走向世界的商用车企业,却表现的很淡定。不知道是觉得丰田召回门事件与商用车企业无关,还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鲜活的教训。笔者认为,相对于乘用车企业而言,商用车企业更应该深刻反思、引以为戒。
商用车车祸造成的损失要远大于乘用车
车祸,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最悲惨、损失最大的,往往是商用车。用于长途运输的车辆往往是重型卡车和大型巴士。巴士用于客运,一旦发生危险,将危及到大批的乘客,其危险性自不用说。而货运车辆,尤其是重型卡车,由于近年来逐渐向大马力、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其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不但重卡本身由于巨大的惯性在车祸中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运输的货物,尤其是危险品,将会把车祸的危害和损失继续扩大。
目前国内商用车安全性、可靠性较差
中国汽车市场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已经数十年,乘用车的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赚的盆满钵盈,而世界商用车巨头在中国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商用车进口品牌之所以难以在中国市场分得大块的蛋糕,其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国独特的商用车文化和运营模式——超载多拉快回本,毁了旧车换新车。相比国外二十年的老卡车仍然风采依旧,中国运营两年的新卡车却已经开始苟延残喘了。因此中国本土的商用车产品也都是复合国情的——价格低廉。
而价格低带来的影响就是质量不高、可靠性差。在有限的成本里,一些与安全有关的零部件和设备是能省就省,不能省的就以次充好。比如ABS,国家有相关规定,重型卡车必须安装ABS,然而这一国家标准形同虚设,仅仅成为了“参考”,绝大多数在标准中必须安装ABS的货运车辆都没有安装。其原因一方面是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安装ABS的成本让用户们放弃安装ABS;另外一方面是监管不力,在申报产品公告及试制样车时厂家会安装ABS,而实际生产的车辆并没有安装,仅仅做为选配,而生产一致性检查和新车上牌的时候,又没有ABS检测这一项,让厂家钻了空子;而厂家在恶性竞争中,降低成本、迎合安全意识淡薄的用户,取消ABS,成为了幕后推手。
降低成本,也是各厂家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商用车厂家众多,尤其卡车,很多生产农用车的小厂也开始造重卡、牵引车的大跃进式发展。在用户安全意识淡薄、运输行业恶性竞争的环境下,商用车厂商竞争的着眼点不再是质量、技术和服务,而是低廉的价格!这就导致了很多零部件质量和可靠性的下降。比如轮胎,同样型号的轮胎,市场上销售的和提供给汽车厂商的产品是有所区别的,即使同一型号的轮胎,供应给汽车厂商的也会减少层级、减少钢丝帘布线的数量。
其他诸如钢板弹簧、轮辋、管件、接头、电器、甚至车身和大梁的钢材牌号,都是能降低成本就降低成本,甚至外包给报价低廉小厂做,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整车的质量下降,安全性、可靠性大打折扣。
[第1页][第2页][下一页] 本文内容导航 第01页:丰田“召回门”敲响警钟 第02页:中国商用车企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