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国重汽” 净利润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在深圳证交所和香港证交所,有两家证券简称均为“中国重汽”的上市公司;但事实上,它们并非同一实体,而是母子公司。
2003年,中国重汽借壳“小鸭股份”登陆资本市场,于是,一家证 券代码为SZ.000951的上市公司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将自己与“中国重汽”牢牢联系在一起——虽然,其全称为“中国重汽济南卡车有限公司”。
2007年,以香港证交所为基地,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实施全球发售,马纯济筹谋多时的整体上市架构浮出——重汽香港除了是SZ.000951的大股东、持有其63.78%的股权外,还拥有重汽集团旗下的诸多其它业务,比如,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等。
其实,除了先入为主的印刻作用以及相同的证券简称外,人们之所以将SZ.000951也视为“中国重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济南卡车是重汽集团最重要的业务单元,贡献了大部分的销售收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2007年以来,重汽(香港)的销售收入只比济南卡车(SZ.000951)多30%左右,但是,有意思的是,同期的净利润却相差100%以上!比如,2009年,重汽(香港)272亿的销售收入,只比济南卡车(SZ.000951)多70亿左右,相差不过30%;但前者赚取了11.44亿的净利润,却是后者(4.28亿)的260%!
面对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我们与几位证券分析师及其他业内人士进行了如下分析:
其一,关联交易所致?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如果一家公司对另一家公司拥有“控制权”(决定其经营战略、政策等,且分享财务收益),则可以而且应该合并财务报表,譬如重汽(香港)之于济南卡车(SZ.000951)。当然,二者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必须予以对销的——在重汽(香港)(HK.3808)的年报中,对此有着详细的注解。(见下表)
由此可知,济南卡车(SZ.000951)的销售收入未必能够完全统计到重汽(香港)(HK.3808)中来,得先扣除一部分关联交易才行。不过,由于与关联交易相关的利润也将同时进行相应冲减,因此,先前的那个问题依然存在:重汽(香港)(HK.3808)的盈利能力为何比济南卡车(SZ.000951)高出这么多?那么,我们可以再做一个猜测:
其二,发动机等业务更赚钱?
从重汽(香港)的“家族图谱中可知”,(《重汽香港2009年报》P7)
除了济南卡车之外,重汽(香港)还拥有济南商用车、柳州运力专用车等整车企业,以及济南动力、杭州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公司,那么,是不是后者的利润率远超过济南卡车,从而使得重汽(香港)的综合盈利能力得以提升呢?
从上述“分布业绩”所提供的数据中,可以找到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发动机业务的经营利润率7.19%,远高于卡车业务的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