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后,天然气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陕西重汽董事长方红卫在日前中国绿色经济新能源重卡战略联盟高端对话上如是表示:“21世纪将成为天然气的世纪。”
图为长安重汽天然气牵引车
这不是夸大其词。在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看来,天然气的未来将越来越光明。即便到2030年,石油依然是主要燃料,但天然气将超过煤炭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满足全球26%的需求,而石油不过是32%。埃克森美孚在2009年发布的年度能源展望报告中表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向数10亿人提供电力、富裕国家用天然气发电站取代老化的燃煤发电站,天然气使用率的增速将是石油和煤炭的3倍。
如今,这一说法正逐渐变成现实。随着天然气已经大规模在客车上应用,卡车领域天然气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天然气重卡已经度过了前几年的认知期,开始走向市场推广期和成熟期。
能源企业从消极转为积极
今年6月,埃克森美孚出价16.9亿美元收购了私人控制的天然气公司菲利普资源及其关联公司TWP公司。这两家公司在马塞勒斯页岩盆地拥有31.7万英亩勘探区块。这项交易凸显了天然气资产在埃克森美孚新的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据了解,埃克森美孚目前已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
国内能源企业对天然气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消极转为积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都在加快天然气资源开采、加气站建设的步伐。据中石油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陕西公司总经理宗玉宇介绍,目前,中石油已经在天然气开采技术、勘探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并储备了大量的天然气资源。
据统计,中石油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面积已达16.1万平方千米,拥有煤层气资源约16.48万亿立方米,占登记区块资源总量的69.6%。中石油计划到2015年实现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40亿立方米以上。
去年,为了进一步拓展天然气业务,中石化重组了旗下天然气业务。新组建天然气工程项目管理部专责天然气领域的开发、布局及管道建设运营;而过去的天然气公司将作为甲方,承担下游市场的开拓;进口LNG仍由国际公司负责。
一位重卡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此前,虽然国内能源企业提出了庞大的天然气建站计划,但是付诸行动的很少。从去年开始,由于石油价格高企,天然气价格约为同等热量油品价格的一半,突出的价格优势带动了市场需求,使得能源企业有动力去加大天然气加气站网点建设的力度。据介绍,我国天然气建站总数已突破1800座,2015年数量将达到7093座,布局将更趋合理和便利。
产业链已基本成熟
天然气加气站网点建设加速,无疑解决了天然气重卡推广的一大难题。但此外,天然气重卡实现产业化还离不开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用户群体多方的合作和认可。
“单靠企业来推广很难。”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此前用户担忧天然气重卡的价格过高、技术不成熟、服务不到位,所以不敢尝试。“有个这样的例子,中石油、中石化在几个地方建设了天然气加气站,但是天然气车辆还是卖不出去,没用户敢尝试。”陕西重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赵承军表示,所以,四方必须联合起来,也就是能源企业、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用户来共同推动天然气重卡的市场化进程。
从天然气重卡的产业链来看,能源企业有这样的积极性,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也已经成熟。据了解,陕西重汽、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福田欧曼、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等企业都推出了天然气重卡。在山西、新疆等区域市场,天然气卡车已实现上千辆的销售。中国重汽相关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今年在山西市场,重汽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推广天然气重卡,目前已收到不错的成效。
从技术角度看,天然气汽车的难度要低于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但由于重卡行驶里程长、路况复杂,天然气重卡从研发到成熟仍然要经历较长的历程。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改进,《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各企业的天然气重卡已经很成熟了,从产品的经济性、安全性到配件储备、服务维修,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第1页][第2页][下一页] 本文内容导航 第01页:重卡企业加大对天然气重卡的投入力度 第02页:天然气重卡的散户销售增幅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