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体系建设像一副担子,一头挑着让鲜活农产品变现、升值的重任,一头挑着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情系居民“菜篮子”的惠民工程。作为自治区2011年为民办30件实事之一,“建设6.5万平方米预冷、冷藏保鲜库,年实现20万吨鲜活农产品的存储”实施情况如何?记者近日选择两家冷库,一探蔬菜是如何从田间地头进入冷库然后走向市场的。
“菜篮子”惠民工程:每天1.5万吨的“菜篮子”
地处永宁县的四季鲜果品蔬菜综合批发市场9月23日开业运行,这座批发市场有6000平方米的大型冷藏库、1000平方米交易配套小型冷库和地下2.5万平方米果菜储存库,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银川市及周边城乡居民的蔬菜和水果配送中心,日总量可达1.5万吨。
进入冷链仓库区,几辆大车正在卸货,冷库里堆满了存放的物品。据介绍,近期冷库贮藏有宁夏本地的水果、甘肃的苹果,也有南方运来的香蕉、河北的鸭梨。
四季鲜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是该综合批发市场内从事清真牛羊肉冷链加工、仓储配送及销售的专属清真产品区,其销售网络遍及银川市及周边城市,日销售额达200多万元。据批发市场唐总介绍,每天凌晨3点,商户们就开始批发牛羊肉,7点左右从这里出去的牛羊肉就进入各大市场。
自治区供销社领导介绍,这样一个集果蔬批发、加工包装、冷链储运、物流配送、商铺租赁、信息采发、检验检测、农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批发市场,可以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也可吸纳4000至6000名失地农民和其他人员到这里就业。
“一体化”经营带动农户奔小康
从耕种、收获、包装到外销,宁夏华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逐步完善一体化经营模式。2010年8月,这家位于西吉县的公司正式开始运作,种植的6000亩蔬菜自产自销,运往江苏、广东等地。主要种植西红柿、紫甘蓝及西兰花等6个品种。据了解,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该公司已建成能储藏4万吨蔬菜的冷链保鲜基地。
11月8日一大早,记者进入华林公司的保鲜基地,看到一番忙碌景象。工人们将从冷库拉出的冰块堆放在地上,几十位女工把西兰花的叶子劈掉后,整齐地摆放在泡沫箱里,然后将冰屑洒在箱子空隙中,以延长西兰花保鲜时间,然后盖上盖子、封上胶带,放入冷库等待运送。旁边,还堆放着等待包装的芹菜……
西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已有人投资建酱菜厂,将于明年开工,用西兰花根部做成泡菜,将这一生产线继续延伸。据华林公司总经理、上海来宁投资商徐经国介绍,西吉县常年低温、干旱,西兰花不易开花,采摘、包装、外运时间比南方延长七八天。目前该公司在西吉县已拥有1600个大棚,计划发展到3000个。
据了解,该公司整个产业链每年需要务工人员5000人。徐经国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户农民除种地务农外,一家人还可以在工厂工作,年收入过万元。“等时机成熟,做蔬菜出口。”徐经国对自己的事业很有信心。
在全区建设新鲜蔬菜直销店300个;加大冷藏保鲜冷链体系建设,建设6.5万平方米预冷、冷藏保鲜库,年实现20万吨鲜活农产品的存储,向社区和学校超市直供。
截至目前,已建成8.67万平方米的预冷、冷藏保鲜库建设,完成任务的133.3%。建设主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区本级龙头企业建设3.72万平方米。二是引导、支持各市县(区)供销社属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库1.6万平方米。三是社会相关经济组织建设预冷、冷藏保鲜库3.3万平方米。目前,以银川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全区冷藏保鲜冷链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备注:本文为转载内容,目的为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文中内容并不代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