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又掉下个大“馅饼”
2010年5月国家第一权力权利权势机构——发改委颁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与90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当时业内人士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天然气汽车降低燃料成本的空间:城市出租车约为15-20%,而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车约为5-10%。
配图
由于天然气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车的价格比燃油车的价格高出10万元左右,在燃料成本只降低5-10%的情况下,公交车和城际客货运输车辆使用天然气已经基本上没有成本优势可言,出租车只能微利润。鉴于目前天然气汽车的价格成本远高于燃油车,车用天然气的价格与柴油的比价原则上应不高于0.6。
如果全面按照发改委不低于0.75的比价政策实施,按照目前的车辆技术水平(主要是气耗水平),我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将会减缓、甚至停滞。因此,作为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并没发展起来,其前景黯淡不明。
近几年来,由于能源越来越紧张,并已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维稳的安全。因此,在各种上各种新能源车的乱哄哄群众运动折腾中,国人才发现又被告忽悠了一把,什么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氢动力汽车等等,全是假冒、混水摸鱼的,骗国家补贴的、掏老百姓腰包。其实国家相关部委及以谋利为目的所谓专家们皆知这全是骗人坑爹的鬼把戏,但全装糊涂只顾捞银子,反正都是全国纳税人在做“冤大头。”
近几年来,固态的新能源动力汽车的骗术玩火玩弄得差不多了,各政府机构、车企及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新能源研究公司也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溢,富得流油。今年以来,上述这些饕餮大鳄又盯上了气态的新能源汽车,个个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再大干大捞一场。甚至“二桶油”早已捷足先登,瓜分抢了最大最厚的一份“蛋糕”。“两桶油”跃跃欲试作为LNG燃料的上游提供方,三大油无疑也热情高涨。
能否拿到中央财政给页岩气开发0.4元/立方米的补贴,“二桶油”则肯定能有所斩获。在十二五”期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页岩气产量目标分别为26亿立方米和17亿立方米。如果顺利完成产量目标,‘两桶油’未来三年在页岩气开发利用方面有望共获得17.2亿元的补贴,”,再赚个盆满钵溢!
为了扶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今年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列入鼓励支持范围,对于使用天然气汽车取得实际效果的按照天然气的实际替代量给予奖励。2011年和2012年共发放奖励资金23380万元,其中涉及“天然气汽车应用”项目就有107个。
如此诱惑的从天上掉下的大“蛋糕”,必将引发各路已经、正在和将要进入的车企抢夺抢占狂潮,当下是天然气动力汽车产业链热潮涌动而一发不可收。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开始热潮涌动,重现与前几年电动车热一样场景,乱哄哄乱糟糟乱纷纷地你唱罢我登场,各卡客车制造商纷纷制定了信心满满的LNG战略规划,纷纷布局LNG车型红利业务。
二、中国天然气足够支撑起百年经济发展
中国天然气储量丰富。2011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达到101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今年前8个月产量累计达到697.7万吨,同比增长5.4%。天然气管道建设也如火如荼。2011年全国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超过5000公里,全国干、支线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今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在北京、新疆和福建三地同时开工,沿线经10个省区,总长度7378公里,设计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仅青藏高原内侧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就有350亿吨标准油,页岩气100万亿立方米。再加上低渗透气100万亿立方米、常规天然气38万亿立方米、煤层气36.8亿立方米,如此丰富的天然气可采储量,足够支撑起中国150年到200年的文明进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全国性天然气管网,可望覆盖30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天然气从储量丰富的新疆、四川和山西输送至沿海地区,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天然气需求呈高速增长。在未来的12年内,将建成30万公里天然气管道,彻底解决运输瓶颈问题,城市天然气的需求将进入爆发增长阶段。但其使用效率与国际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具有提升空间。
三、中国天然气汽车现状
据相关资料:全球天然气汽车近年来增长迅猛,2011年总量已达到1500万辆上下,2012年又增加了100多万辆。其中亚洲天然气汽车增长最快,约占全球总量的65%,高于拉美和欧洲。
近几年,随着国际油价高企、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加剧、车辆使用成本飙升,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已迫在眉睫,寻找替代能源已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共识。目前,中国大约有6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天然气汽车整车,约有450个车型(含底盘)获得产品公告,天然气汽车发动机有几种机型,功率覆盖40-480千瓦。车用气瓶已形成了全系列设计和生产能力,年产能超过80万只,已居世界首位。
去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其中营运车辆大约占1/2左右,并已形成了天然气生产、运输、加注和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及推广使用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链。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预计将会达150万-180万辆,加气站总量达到5000座左右,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汽车加气网络。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天然气重卡市场将成为重卡市场中的新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是天然气重卡的高速增长期,必将成为各重卡企业争夺的重要细分市场,天然气重卡需求量将快速释放。
据去年有关资料统计:天然气重卡目前主要车型为牵引车和自卸车用户,占比达到近90%,其中牵引车约占整体销量的六成,自卸车约占总体销量的三成。1、危险品运输市场:燃气公司天然气运输。2、物流运输市场:煤炭、矿山、建材、港口集装箱运输。路线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车队,使用天然气重卡可以大大节约成本;3、市政用车市场:市政环卫车、渣土车。
[第1页][第2页][下一页] 本文内容导航 第01页:中国天然气汽车现状 第02页:天然气重卡之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