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近50家泥头车企业齐聚龙岗平湖,欲成立“自卸车协会”,统一装载标准,以此实现行业自律。
3.5万元罚款、一超五罚、过磅必超载……8月1日后实施的新交通条例,对泥头车行业无疑是当头棒喝。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厉法规,泥头车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行业自律的新问题。昨日上午,一个自称“深圳市自卸车协会”筹委会的组织,召集近50家泥头车企业开会。这一筹委会并不被官方认同,自去年4月份向有关部门申报后一直未获审批,但是行业内的各个企业依然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寻求应对之道。
递交申请未获审批
邓裕清是该筹委会负责人之一。他介绍,去年4月底,深圳12家泥头车行业企业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深圳市自卸车协会筹委会。至今,该筹委会已经有60多家企业加盟,拥有车辆近8000辆,成为行业内最大的组织。该组织自去年4月向深圳市交委递交申请资料后,迟迟未获审批,民政部门也因无主管部门审批,而未对该协会筹委会进行备案。因此,目前该协会筹委会依然没有合法身份。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在行业内活动开了。
泥头车协会筹委会负责人王伟平表示,协会至今未获审批,交委对此的答复是,目前深圳已经有运输协会与物流协会,根据有关民间组织的登记法规,不能成立功能相同的协会,建议在运输协会下设专业委员会。
“大吨小标”带来超载尴尬
当下泥头车面临最难的问题就是超载。“由于大吨小标,我们面临着哪怕空车都是超载的尴尬。”王伟平告诉记者,“大吨小标”问题是泥头车行业的“潜规则”。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现在路面上行驶泥头车的普遍状况是:载平斗就超重100%以上,满斗的话超重200%甚至300%。按照深圳的交通新规,超重100%以上的要罚5000并扣证三个月,车主罚一万,使用单位罚两万。换句话说,路上随便一辆泥头车,过磅的话就罚3.5万。”王伟平解释说。
一心想要成立行业协会,泥头车企业对于行业自律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也希望通过协会来解决一些历史难题。邓裕清表示,目前他们有两个建议,一是交警部门统一按照行驶证的核载标准来查处,二是根据车辆的车轴多少来确定是否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