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对于一汽青岛汽车厂(以下简称“青汽厂”)乃至青岛汽车产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投资6.54亿元的青汽厂技改项目奠基,两年后,青汽厂产品将覆盖重、中、轻三个系列,实现24.8万辆的产能;与此同时,该项目建成后,还将拉动青岛汽车近百家供应商配套产值约180亿元,提高青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体水平。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董春波表示,一汽不仅要在青岛做大做强中、重型卡车,还将建设轻卡基地。
青汽厂今年将产卡车14万辆
据青汽厂厂长徐衍南介绍,今年1~10月份,青汽厂实现销售汽车123687辆,同比增长54.01%;实现营业收入220.28亿元,同比增长68.73%,今年将实现销售14万辆汽车的目标。
“作为解放卡车的两大生产基地之一,青汽厂去年的产能就达到10万辆,”徐衍南表示,不过,目前,青汽厂面临着工艺装备老化陈旧、环境拥挤、物流不畅、产能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昨日奠基的青汽厂技改项目总投资6.54亿元,新征土地220亩,将结合青汽东厂区进行统一规划,新建总装车间、涂装车间、科技信息中心、车架铆接线、检测线、试车跑道等相关设施,并对原有厂区进行大规模改造。
青汽厂常务副厂长丁大海介绍,该技改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计划2012年年底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青汽厂新增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产品将覆盖重、中、轻三个系列,产能将达到24.8万辆。其中,中重型卡车将达到16.8万辆,轻型车将超过8万辆。
徐衍南认为,此次技改项目奠基,是青汽厂继1994年平头车换型以来的又一里程碑式重要事件,对青汽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生产线投产后,青汽厂将成为一汽集团解放卡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一汽将在青设轻卡基地
青汽技术改造项目规划图
在昨日的奠基仪式上,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董春波表示,一汽将充分发挥青岛地域优势,在做大做强中、重型卡车的同时,在青岛建设轻卡基地。
据悉,青汽厂作为解放公司的整车生产基地,肩负着提升解放品牌份额的重任。作为一汽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青岛是一汽集团华北及华东基地群的重要基地之一。根据规划,至“十二五”末一汽集团自主产品规模要达到200万辆,解放中、重型卡车是自主战线主阵地,其规模要大幅度提升。此次投资6.54亿元在青汽厂建设技改项目就是要提升中重型卡车的产能。为此,一汽集团将在发展规划、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青汽厂大力支持。
目前,青汽厂在一汽的整体布局中地位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一汽解放汽车公司产销量突破2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0%,预计全年产销有望突破26万辆。而青汽厂今年前十月实现产销量12.3万辆,其中成都分厂产销量突破两万辆,大大提高了解放汽车在西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青汽厂拉动配套产值180亿元
青汽厂厂长徐衍南表示,青汽厂技改项目建成后,除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外,还将拉动青岛地区近百家供应商配套产值约180亿元,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青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体水平。
据悉,汽车产业是青岛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市专门制订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推进路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广阔的平台。目前,青岛市已初步建成了中重型卡车、专用车、中高档客车和经济型乘用车生产基地,并围绕整车形成了一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模。据统计,去年,全市汽车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486亿元,同比增长59%。今年,全市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仅前10个月就实现工业总产值496亿元,超过了去年的总额。
“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青汽厂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我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市和中国一汽集团的合作,不仅是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的一种战略合作,更是有效推进青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汽车产业是青岛市“十二五”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实施的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项目,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