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一辆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载重达420吨的大吨位平板运输车在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下线,并交付黄海造船厂使用。这是全省首辆自主研发的大吨位平板运输车,各项技术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聂丽娟,辽宁省经信委总经济师柴志仁,市委常委、副市长董进友出席下线仪式并剪彩。聂丽娟、董进友分别致辞。
近年来,面对我国造船企业配套装备的巨大需求,广泰空港在消化引进日本神钢株式会社平板运输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出从100吨到500吨的大型平板运输车。这些车辆主要用于船体分段及海洋平台模块制造过程中的厂内转运,期间无需吊车辅助,靠自身即可完成装载过程,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首台下线的大吨位平板运输车拥有中心回转头、3级减速驱动桥两项专利技术。产品经过试用,具有平台强度大、可靠性高、寿命长等特点,综合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聂丽娟在致辞中说,“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船舶工业加速调整转型、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推动船舶工业由成本优势向技术和品牌优势、从提高效率向引领创新、从造船为主向造船修船配套项目协调发展转变。广泰空港平板运输车的下线交付,不仅丰富了公司产品,更为全国船舶工业装备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适应做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进军造船装备制造业和船舶配套业,必将赋予广泰空港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广泰空港精益求精,奋发进取,为满足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向大型造船模式转变的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董进友说,大吨位平板运输车的下线,不仅标志着广泰空港企业技术实力有了新的提升,对进一步推动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加快我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时期,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环境,全力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推动船舶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希望广泰空港以大吨位平板运输车下线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