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全球领先的传动系统供应商美国德纳公司,将其在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DDAC)的业务股权大幅提升,由原来的4%增持至50%。尽管德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杰·伍德和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均表示,未来将维持50:50的股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东风德纳的车桥业务,但双方的谋略均不限于此。
德纳明确表示将向中国引进更多产品,且不排除在华需找其他合作伙伴的可能性;而东风商用车或将以DDAC为合作跳板,将自身业务扩展至海外。
DDAC将导入传动轴业务
DDAC是中国最大的商用车桥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达66.5亿,产品覆盖重、中、轻型卡车及客车用驱动桥、转向桥、贯通桥和轮边减速桥。据罗杰·伍德称,DDAC已是中国客车领域最大的车桥供应商。
但这并不能够满足德纳公司的胃口。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产品线颇丰的美国德纳在整个亚太地区的业务收入却只占全部收入的12%。已经在华耕耘了6年之久,熟知中国汽车市场的美国德纳不会放过这样一块肥肉。除了将DDAC的股权由4%增持至50%,德纳亚太区及非公路用车技术的总裁阿齐兹-阿加里还表示将向DDAC导入传动轴业务。“这将是DDAC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阿齐兹-阿加里称。
除了进一步巩固DDAC的发展,德纳已经明确表示将从丰富的产品线中引进更多的产品至中国。正如罗杰?伍德所言,“加深与东风的合作关系,是德纳深耕中国市场以及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阿齐兹-阿加里则进一步透露了德纳中国技术中心的建设计划。据阿齐兹-阿加里介绍,该中心位于无锡市,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投入运营。除了商用车产品业务外,该技术中心还将提供非公路用车的变速箱。阿齐兹-阿加里表示,德纳中国技术中心的变速箱产品将同时面向中国和国际合作伙伴开放。
扩宽业务范围并不是德纳在华计划的全部,罗杰·伍德还表示不排除在华需找其他合作伙伴的可能性。不过这一可能性被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加上了“限制”。黄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东风商用车将是德纳中重型车桥业务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
东风商用车借力出海
尽管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和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一再强调,实现对等股比对双方来说是平等的合作,但“拱手相让”合资企业46%的股权显然令人疑惑。
“东风与德纳深化战略合作,其意义不仅是对东风德纳车桥业务的强化,更是对东风商用车海外事业发展的支撑。”黄刚在接受搜狐汽车采访时回答或许可以答疑。黄刚明确表示双方将在海外进行合作,“东风商用车将借助德纳在海外的网络扩展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车桥业务。”
东风商用车图谋海外市场并非一时之计。早在2009年7月,东风商用车在“DFCV-863振兴计划” 中就提到了“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阶段事业计划目标,计划在2015年把东风商用车做成亚洲第一品牌;到2025年,实现"世界前三"的品牌目标。
国内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低迷也促使东风商用车加速海外扩张的步伐。“国内中重卡市场已经见顶。”这是2011年上海车展期间,黄刚在接受搜狐汽车采访时的判断。东风商用车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中重型卡车销量榜首,再加上国内商用车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已今非昔比,扩展海外市场谋求新的增长点显得愈发重要。
德纳对此乐见其成。当前德纳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北美和欧洲地区,在新兴的南美市场和亚太地区德纳的收入占比只有14%和12%,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也是德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东风商用车扩展海外,定不会去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在戴姆勒、沃尔沃、曼、卡特皮勒、纳威司达等国际巨头虎口里拔牙,南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也是首选之地。目标相同,自然一拍即合。
目前,东风商用车已经在伊朗建成了配件工厂,并考虑在南非和土耳其建立海外基地。东风商用车和德纳将会首选何地发力,想必不久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