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丝路古道,开启了传承千年、连接中西的交往之路。如今,古老丝路再焕新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再次将丝路沿线国家连接在一起。
为共商"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大计,9月21日,人民日报社主办了"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将政府部门、企业界代表和专家学者200余人,以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140家主流媒体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各沿线主体务实合作的新思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表示,各国媒体应加强合作,增信释疑,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正能量。
"一带一路"各国应"共商共建共享"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753亿美元;中国在沿线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8%。"钱克明说。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同样表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从顶层设计转到了具体推进务实合作的阶段。但"一带一路"合作带建设地域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长,这更需要相关国家凝聚更大共识,形成更大合力。怎样推动沿线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
王家瑞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或各方利益;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沿线各国人民。
"节点"城市需聚共识谋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得到了沿线众多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然而,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尽快将战略机遇转化为新一轮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相关省市和企业进行全盘谋划和深入思考。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表示,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的物流通道枢纽,将围绕交通物流、扩大贸易往来、项目产能、人文交流四个方面开展合作;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提出,甘肃要当好"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表示,两年来,陕西每年确定十个方面重点工作逐项推进落实。
对于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走出去",国家行政学院发展战略中心副主任杨正位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中国话语和国际规则的关系,要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做事;二是要注意他国需要和我国供给的关系,不能只管自己端菜,不管人家点菜;三是处理好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关系,要讲究经济利益,也要考虑中国效益;四是抢抓机遇和战略的关系。
各国媒体要共奏命运交响曲
除了政府和企业要做好"一带一路"战略落地的课题研究,沿线国家媒体也要为"一带一路"做好宣传工作,讲好思路故事。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融合加深,"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沿线各国来说都是一种多赢的决策。媒体人应为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交流合作搭起新桥梁。"我们非常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这些活动,这一倡议将加强各大洲的联络。不仅对中国十分重要,而且对整个亚洲、欧洲、非洲和全世界都很重要。我们愿意为此项倡议活动作出我们的积极贡献。"西班牙埃菲社社长何塞·维拉表示,
墨西哥通讯社社长亚历杭德罗·埃斯基韦尔同样表示,"一带一路"的倡议可以使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接近、互相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媒体人应该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