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存:大家上午好,我来自沃尔沃上海技术中心。一提到沃尔沃,可能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安全,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大部分人反映也是如此,其实沃尔沃做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除了这个我们还有软件安全、系统安全等等,我主要负责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发,我今天讲一讲我的理解。
昨天很多专家讲了安全,也讲了很多不同的方面,为了生存,我们需要不时推出安全产品来点亮,比如这辆车有什么功能,这样的话满足大家的需求。
其实当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它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我们能够在碰撞后减免自己的伤亡、保住生命就比较不错,后来不少国家也立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也作为标配,因为它确实能减缓对人的伤害。除了伤害以后,很多人在碰撞过程中精神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就想如何来避免交通事故,被动安全肯定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想开发主动安全系统。当然伴随着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扩展,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它更多起到的是集生活、娱乐、信息、社交等一个复杂的多功能运动体,这让车的安全性也慢慢成为更大的挑战,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把注意力集中在路面上,如何解决这个人的安全问题,沃尔沃把它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主动安全,一个是人机安全,一个是自动驾驶。下面我从这三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下沃尔沃是如何做的。
第一个是主动安全技术。在人车路的闭环系统中,人是最不可靠的,因为人的精神不可能永远集中在这上面,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解决现有人感知的传感器有很多,这些传感器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对主动安全产品的开发可以说意义重大,而且越来越多的车配备了这些产品。欧洲的新车评估体系已经把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作为法规的一部分,目前这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依然是被很多跨国企业、零部件厂商所控制,其实主动安全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是这样,但是具体的时间我们还不确定。从传感器角度来讲,单一传感器肯定是很难实现,沃尔沃是想利用比较廉价的传感器,来打造一款一般消费者都能接受了的自动驾驶汽车。
沃尔沃全新SPA平台搭载新技术,它是全球首创的带自动刹车功能的夜间行人探测系统,也是全球首创的带自动刹车功能的动物探测系统,欧洲有一种动物叫麋鹿,经常会跳到马路上来给人和车带来伤害。我们这里还有全球首创的带辅助转向功能的路沿和路障探测系统,再就是带辅助转向功能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这是高度的自动驾驶,因为它是在特定路况和特定速度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保证释放你的双手和双脚,让自己的车跟着前车运动。在这个车上我们还有车辆间的通信系统,当前一辆车碰到湿滑的路面,前一辆车就会传给后面一辆车这个情况,使后一辆车不会遇到这样一个危险的情况。
这是沃尔沃安全技术创新与发明史,2004年的时候是有盲点信息系统,2008年的时候是有能自动刹车的城市安全系统。沃尔沃40多年前就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采集小组,沃尔沃做这些所有安全产品的开发,都是对实际道路中出现事故的分析和大量验证,才敢于有这个自信推出这个安全的功能。可以说沃尔沃安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就是汽车领域安全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历史。
沃尔沃汽车的企业愿景是生产零碰撞的汽车。
下面看一下人机安全。自动驾驶技术肯定是主动安全技术的一个技术,当它出现之后,它需要做到机器与人之间的相互认知和适应。下面看一段视频。
这个是两周前刚刚发布的,是沃尔沃为将来自动驾驶项目做的第一款,我们认为是适合人和机器交互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简单易用,只要通过方向盘后面的两个手柄,相当于现在很多车换档的手柄的位置,两个手柄一触就可以实现人为驾驶和自动驾驶之间的转换。
沃尔沃为了做这种系统成立了相关的专家团队,将人与机两者进行了融合,目标是使人和机器的学习形成智能的统一,从车辆的角度尽量减轻驾驶员的负担,减少驾驶员出错概率,提高安全性。
刚才说到我们将来的趋势可能就是无人驾驶,为什么需要无人驾驶,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昨天很多专家也都讲过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昨天我记得在畅想论坛上贾可问过梁楠女士希望未来自动驾驶的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认为自动驾驶一定对社会、对环境、对个人带来一定的好处才可以。从对环境的角度来讲,因为自动驾驶的车辆可以更好地预计在车的整个网络过程中,所有车运行的轨迹和方向,所以它能提前预知调节本车的发动机、制动系统,提高本车的行车速度,节省时间、减少排放。而且自动驾驶的车成熟之后,现在很多被动安全技术,可以降低合金钢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要求,可以降低车的重量,节约成本。自动驾驶系统绝对不会有情绪性驾驶,绝对不会有"路怒症",由这种事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很多,但是自动驾车系统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事故减少了,人用来开车的时间就多了,人不需要用来修车了,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光对社会有用,估计大家可能也不愿意选择,自动驾驶对人来讲意义更为重大,自动驾驶最重要的目标是让人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你在家里和在公司做的一些事情在车里都可以做。第二方面是节省燃油,不管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讲,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利好。大家很多时候都问这么一个问题,自动驾驶的车辆会不会出事故,这个是肯定的,它一定会出事故,只不过出事故的概率比人为驾驶的概率要低很多。
2013年的时候,沃尔沃汽车集团就选定了DRIVER ME的范围,我们需要大量的测试,我们选定了公共道路,限定在70公里左右。我们希望能为将来自动驾驶的方向给出一定的指导,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路上还会有很多的坎坷和很多的问题。
对于使用者来讲,自动驾驶最大的挑战是因为机器代替了人,辅助驾驶系统的责任人依然是人,但是自动驾驶的责任人是机器。如何使人和机器进行配合就至关重要,任何机器都需要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这个大家平时遇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导航系统,很多人对导航都有很多的意见,前面出现一个路口,导航让你拐了,但是在这个路口之前不远还有一个路口。对于环境感知以及时效控制都是很大的挑战,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也讲到,自动驾驶肯定会有系统失效的时候,有系统有问题的时候,如何在系统有问题的时候做到安全停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除了对人之外,对车辆的设计,我们需要很多冗余的设计才能确保这个系统的绝对安全。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冗余的传感系统、冗余的高端控制系统、冗余的制动系统等等,我们认为自动驾驶的路还比较长,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面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社会问题,首先是说商业模式,比如昨天很多人讲到的车与路的通讯,V2V、V2X,在车的网络过程中,哪怕有一辆车没有装这个系统,对这整个网络来说就是一个危害。那么公众是否愿意花额外的钱装这个系统,这需要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我们不能仅仅说等待政府去投资,等待标准出来之后再做,只有我们和政府之间、和民众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才能把自动驾驶推向现实。还有一个问题是自动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谁来负责呢?我们的CEO刚刚做出了一个新闻发布会,沃尔沃承诺对自动驾驶汽车非人为的交通事故负全责,这对于自动驾驶未来得发展是一个利好,我们以前都在纠结到底是人负责还是车负责,沃尔沃是第一家做出这种承诺的公司,当然光靠沃尔沃一家也很难实现,还需要能够去判别这个事故到底是车引起的还是人引起的。
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也阻挡不了自动驾驶成为目前行业中的一个热点,据统计,有超过25到30家的公司宣布要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并且在该领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包括主机厂公司,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还有很多零部件供应商。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统一认为目前自动驾驶是一个趋势,究竟何时能够实现,有人预计2020年,有人预计2025年或者2030年,我个人认为完全理想化的自动驾驶,我认为这个可能还需要在三十年之后才能完全实现,但是在这之前,部分国家的部分地区实现部分的自动驾驶,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随着商业模式的越来越清晰,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完备以及政府法规的不断发展,这个领域会越来越扩大,并最终实现理想的自动驾驶。
好,我的汇报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