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法让校车落实“特权”
保障,不光是幼儿园、校车司机的责任,人人有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行驶在道路上的校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管理条例》为校车赋予了一定的“特权”,这些校车“特权”去哪了?校车司机:没有特权只有委屈。在许多地方,向来对“特权”现象嗤之以鼻的人们,唯独为校车大开“绿灯”。按照交通规则,校车的路权可谓至高无上,其“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是一样的,一旦校车司机将“STOP”的指示牌打开,后面所有的车,无论哪个车道都必须停下来的。 新交规:不避让罚款200元,记6分。对于王师傅的委屈,其实,2012年4月国家就出台了《管理条例》,吸收借鉴国外校车制度,赋予了校车停靠上下学生时的特别通行权利。其中,规定“校车在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停靠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校车在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停靠时,校车停靠车道后方和相邻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应当停车等待,其他机动车道上的机动车应当减速通过。校车后方停车等待的机动车不得鸣喇叭或者使用灯光催促校车。”新交规中《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表明如果车辆遇校车停靠上下学生时,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将会被处200元罚款,记6分。
市民呼吁:避让校车为“花朵”让路。近年来,西宁市没有发生过一起校车事故,但省外频发的事故无不提醒着每一个人,重于泰山。于是,有市民站出来呼吁,当大家驾车行驶在道路上,遇到校车停靠,请及时避让,为“花朵”让路。“如今,我们只能在道德层面上呼吁,希望尊重校车能成为公德内容。”市民李先生认为,要更好地保障,除幼儿园要从自身出发,有好的硬件设施外,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很显然,我们离公众期望的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为此,市民纷纷支招。有人认为,很多驾驶人没有避让校车的意识,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应加强新交规的学习,提升驾驶人自身素质,提高对校车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有人认为,交警部门应该加强交通管理,严格处罚制度,让新交规真正落到实处,为披上保护层。也有人提出,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的宣传,让避让校车的意识深入人心,让规定变成一种自觉。仅管如此,小海龟幼儿园园长卢秀芳仍表示,人人都在关注,但人人都忘了尊重校车。她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校车载着孩子们回家,眼看孩子们都要送完了,就在一个路口,一辆大车挡住了去路,车越堵越多,校车被困在马路上无法动弹。天渐渐黑了,而校车上还坐着两名孩子,她又着急又担心,只得先买来面包和牛奶给孩子们充饥,直到晚上九点,孩子们才顺利回到家。卢秀芳说,校车行驶在路上,虽然有新交规做后盾,但还是常常遭遇很多尴尬,让她很无奈。
在西宁,开了三年幼儿园校车的王师傅说,他没有享受到特权,只感受到了委屈。王师傅每天早上7点出发,赶往各个小区接孩子,下午6点半才能回到家,自从当了校车司机,只要校车一发动,他的精神就高度紧张。校车停靠时,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各种车辆仍然照常行驶,没有车辆避让,作为校车司机的他不但要小心翼翼,还得时时提心吊胆。“最怕的就是载重卡车,不但不避让,车速还很快。”王师傅说,尽管《管理条例》规定,校车停靠时,后方车辆应该避让,但没有司机会理会。/他讲述,在一些路口,有的转弯车辆会故意停下来不走,王师傅一打喇叭,对方反而摇下车窗骂了两句,这样的情况他遇到过两次;校车车速慢,有的车辆会在后面猛按喇叭,然后一下子提速,冲到校车前面,吓得人一身冷汗;由于校车没有专门的停靠点,有的小区不方便进出,校车只能就近停靠,一打开车门,王师傅就开始担心,可有的家长不理解,认为没有将孩子送到家门口;遇上雨雪天气或堵车,校车开得慢,到达得会比平常晚一些,有的家长也会抱怨。王师傅总结,开校车比开什么车都累,不但要想着车里坐着的孩子,还要随时操心四面八方的情况,每根弦都绷得紧紧的,因为他拉的不光是十几个孩子,而是十几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