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深圳菲亚特车主罗先生去位于罗湖的广汽菲亚特深圳俊诚店,对自己的爱车进行维修保养,却发现这家菲亚特的4S店倒闭了。
事实上,近来中国车市不太平。因为销售不畅,汽车品牌4S店进退两难,退店现象开始成风:一些品牌4S店出现了大面积露天存放新车的景象;拥有17家4S店的河南涌鑫集团被曝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店面基本全部关门歇业;菲亚特4S店接连关闭;一汽丰田九成以上经销商赔钱……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汽车销售状况已经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汽车产销828.08万辆和814.48万辆,同比增长4.12%和2.77%,比一季度回落1.1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87个百分点和6.3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前4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408.20万辆和403.57万辆,同比下降0.54%和2.67%;其中4月份,轿车产销96.75万辆和93.20万辆,环比下降13.77%和13.13%,同比下降8.83%和9.63%。
对于车市的萧条现状,明华有道咨询总监封士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经济放缓,消费者购买力下降,2008年曾有过类似的走势,但彼时因为4万亿、免购置税、国家节能惠民补贴等强刺激政策,人为地把车市拉了上来。现在7年过去了,中国车市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了存量市场,后井喷期对政策刺激的反应已没有那么强烈。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销售增速放缓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新常态的信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上说,2000年-2001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长平均速度是惊人的24%,而从2010年—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平均增长速度是7%,这就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了一个中高速增长阶段。
董扬说,由于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现在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产业都具有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责任、任务。因此中国汽车产业的产值、销售额、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应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也是汽车工业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然而,现在的汽车工业产值的增长却不及GDP增幅,乘用车的销售也达不到此前业内普遍预期的8%的增长。车市的冬天似乎来了,这让很多4S店的经营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以世界第一汽车厂家丰田汽车为例,这个无论是品牌知名度和质量还是销量和社会拥有量长期在中国甚至是全球各经济体汽车市场都是排在前几名的,可目前丰田的经销商日子一样不好过。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员部主任宋涛的说法,在一汽丰田的523家经销商中,95%都在赔钱,10%的经销商随时准备撤出。
豪华车品牌宝马[微博]的境遇也一样。最近,有宝马经销商不顾厂商私下哀求,在成都打出了最低六折的广告。经销商说,这仅仅只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