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多名保险业内人士处获悉,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正式开闸可能要到2015年1月,这比之前预计的今年10月开闸有所延后。
此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向各保险公司发布了《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征求行业意见。
根据该指导意见,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采取先试点后全国铺开的规划。试点地区包括宁波、山东、陕西、重庆等6个地区。
"由于目前保险受政策因素影响,制定的费率相近,因此无法体现出市场上服务好、定价水平合理的保险公司,所以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费率改革的方向应该在现有的‘从车’和‘从用’原则基础上,添加‘从人原则’。"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告诉记者。
车险利润低倒逼市场化改革据记者了解,此次推进的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并非首次。
早在2001年的时候,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就已经从广东省开始,到2003年的时候推广到了全国。而在当时市场化下的各大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市场,陷入到了恶性的价格竞争。
这场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保监会于2006年紧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保险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第19号文),要求保险公司在销售汽车保险产品时,价格最低不能超过7折。
8年过去了,在多名保险从业人员看来,如今重提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与当前商业车险竞争同质化,利润过低不无关系。
多家保险公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三大保险公司即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平洋产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产险)分别占据了中国财险头三名的位置。
记者查阅三大保险公司的上半年年报发现,中国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上半年综合成本率均为94.4%。其中,中国人保的车险业务的承保利润为3.7%。
而相关数据显示,去年45家公布了车险保费险企的车险保费收入共计5577.8亿元,赔付支出2663.8亿元,承保利润为-16.5亿元。除去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平洋产险3家盈利的上市险企外,其余42家公布了车险承保利润的险企,其车险业务亏损总额达63.5亿元。
"按照目前保监会提供的基准费率销售,车险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多家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家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都表示由于"零整比"的原因,"高档轿车"和"越野车"的赔付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各家保险公司。险企对出险率高和出险率低的车型采取统一的费率也颇有微词。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