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失衡、发展不均。目前,国产专用车从技术角度而言,虽经过十多年的苦练内功与摔打磨练,不断地汲取国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国外著名品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主要指上装),开发设计雷同现象十分普遍,专用车的品种还较少,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表现在核心技术缺失,重、中、轻,高、中、普、特、新比例严重失调,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中型普通专用车、其他类型的专用车产量仍较少且功能简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国产专用车还不够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专用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3、关键部件无法自主生产。到现在为止,国产专用汽车底盘还十分匮乏。我国生产的专用车,仍大多是采用东风、解放、斯太尔、依维柯等普通载货(客)车底盘,经过调整轴距等小幅度的改动进行改装的,根本谈不上特种车专用底盘的技术储备;生产出的大部分专用车仍基本是技术含量低、售价低的劳动密集型的普通专用车,如低吨位自卸车、半挂牵引车、罐车、邮政车等。即使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比较先进的斯太尔系列汽车底盘,其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显得很落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4、国内专用汽车生产存在散,乱、差问题。目前国内载货专用汽车生产厂多达400多家,其中,重型专用汽车生产厂家有80多个,都没有形成较大批量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很大。机械化程度低,手工作坊式的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生产工艺工装方面,由于缺少规模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自制设备比重大,工人艺术水平低,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制约了专用汽车的发展。
5、专用工程机械车辆储备严重不足。分析人士认为,专用工程机械车辆储备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救灾工作需要用到专用工程车辆,而救灾工作的关键就是打通各交通要道,让救灾物资按时送达。这对专用机械设备需求急速增加,也造成公路管理部门准备不足。如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我国南方贵州、湖南、湖北等19个省市遭受大规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事件中,由于没有储备足够的专用机械设备,以致发生地震灾害专用机械车辆严重不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