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从9月份以来,甘肃省兰州市在这首节奏欢快的儿歌声中,80多辆洒水车穿行在城市的主次干道上,24小时不间断的洒水作业,让路面保持湿润,防止灰尘扬起对环境造成污染,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个清新干净的兰州。
85台洒水车24小时作业
颜荣彬,是城关区雁滩环卫市政所一名洒水车司机,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5年。现在,每天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他就要准时出门,先到指定地点,与夜班司机换班,然后开始一天的洒水作业。颜荣彬先从雁滩603号路开始洒水,在“叮叮当”的警铃声中,凡是洒水车经过的地方,路面立刻变得潮湿,空气中飘浮着水雾,即使汽车再碾压,也不会起尘。清晨,马路上车辆和行人都比较少,一条路很快洒完了,颜荣彬习惯性地看了一下表,用时约20分钟。“如果是行车高峰期,一条路约需要30多分钟。”颜荣彬摸索出了一些洒水技巧:“车不能跑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快了,前面刚洒完,还没等几分钟,路面已经干了,起不到压尘的作用。如果太慢,洒水不均匀会导致路面湿滑。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节奏,让洒水车保持‘低挡位、高转速’,洒水既均匀,又能保湿较长时间。”
已经快两个月了,颜荣彬没有休息过一天,从早上六点接班到晚上十点交班,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晚上回到家很晚了,累得倒头就睡。我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顿饭,甚至抱抱女儿、与女儿说说话都成为一种奢望。”颜荣彬说,女儿3岁多,早上走时孩子在睡觉,晚上回去孩子又睡着了,只能看到她睡着的样子。“有一天,女儿给我打电话说:‘爸爸,我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我好想你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听到女儿幼稚的声音,心里酸酸的。”颜荣彬说起了女儿,并感慨家里人对自己工作无怨无悔的支持。“其实,为了兰州的天能变得更蓝,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来说,就应该尽职尽责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在工作中,也有不顺心的时候。洒水时,我们会经常碰到车辆‘蹭洗’的现象,不光跟在洒水车后面洗,还追着从左右两边洗,所以常发生车辆追尾和擦蹭,比较危险。”颜荣彬告诉记者,有时还会因为洒水溅到汽车上或行人上,遭到无理的谩骂。“洒水这个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不怕,就怕别人不理解。”
颜荣彬是众多洒水车司机中的一员,也是这个人群工作、生活的缩影和真实写照。洒水、加水,看上去简单重复的作业,却需要司机任劳任怨地工作,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据市执法局局长宁辉东介绍,我市四城区现有85台洒水车,百余名司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洒水作业。“司机们的吃苦精神令人感动,他们非常辛苦,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10月22日,环保部公布了今年9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兰州市今年首次跻身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以全月空气质量良好的成绩排在第6位。其实,这样的好成绩相信不少市民也感同身受。
“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与广大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干部职工分不开,是大家每天辛苦努力的结果,向你们表示感谢,向你们致敬!”10月25日,市委召开治污一线干部职工座谈会,会议认为,治污工作是我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群众所企盼的,也是一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群众、为了城市,基层干部职工充分发扬不怕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座谈会上,洒水车司机、环卫工人、网格化管理员等治污一线的干部职工,市环保局、执法局等市直相关部门,大家坐在一起,面对面沟通交流,倾诉心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应该加快草场街409号道路的建设速度。目前,409号道路施工,扬尘很大,洒水后土变成了泥,路面更脏。建议在洒水前,先将灰尘用吸尘车吸掉,然后再洒水,效果会更好一些。其他道路,也应该采取这个办法,这样才能有效降尘。”“建议出台网格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并将‘门前三包’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一格多用。”、“建议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增设垃圾转运点”座谈会上,基层一线的干部职工踊跃发言,谈感受、提建议,其中,许多建议是经过实践后得出的结论。
会议结束后,市委办公厅对大家提出的真知灼见逐一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制定了督办落实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抓好落实。
碧水蓝天,兰州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