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肉类、水产等是百姓日常餐桌上的必需品,近年来,其质量问题频出早也为人所关注,已被视为一道民生问题。但是成本问题令冷链物流发展陷入窘境,进而让食品安全大打折扣。在冷库、冷藏车的运营成本高,专业人员培训费用大等困难面前,很多冷链物流企业迫于无奈"返璞归真",纷纷将冷藏车改成普通货车,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来达到冷藏效果,导致消费者买到的冰淇淋变形,冷鲜食品也不新鲜,使终端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我国冷藏车的保有量仅占公路货运车辆的0.3%,这是造成冷链流通率较低的重要原因。”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平均500人就有一辆冷藏车,而我国平均3万人才有一辆冷藏车,冷藏车的保有量仅为4万~5万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的冷链流通率还存在很大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水果在95%以上,而我国肉禽、水果的冷链流通率仅为15%和5%。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4的水果和1/3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及存放过程中腐烂变质损坏,价值高达750亿元。
相较由于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尚存在法规不健全、成本过高、产业链分散等问题,使得真正送到老百姓餐桌的食品品质大打折扣,甚至危及身体健康。在冷藏供应链的各环节中,选择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冷藏运输设备就更是重中之重,否则完整的冷藏供应链就会成为无稽之谈。如冷藏供应链断链,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为人所不知的或不易被一般消费者所认知的产品质量下降从根本上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