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偶尔会莫名的产生一些错觉,最常见的是手机明明很安静,但是有些人就生产震动的错觉。话说车主在行车过程中受到诸如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影响,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以至于影响判断力致使错误操作甚至制造险情。油罐车车主特别是新手车主应当对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具有一定了解,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1、光线错觉:太阳光、反射物体的亮光、车头迎光、夜间远光灯强光等会使驾驶人的视觉一时难以适应,如平头车的明亮车窗、阳光下路旁树木交替变换的阴影、原野上积雪的反光、进出隧道时光线的变化等,都容易使驾驶人产生眩晕,形成光线错觉,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2、速度错觉: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大多是根据观察到的景物移动作参照物来估计车速的,并不是完全依靠车辆自身车速表的指示针来判断。路边景物多时易高估车速,景物少时易低估车速;长时间以某一速度行驶后会对该速度产生适应,对其余速度易于错估,特别是误将高速低估是非常危险的。机动车从郊区驶进城区易发生追尾撞车事故,就是这个原因。
3、弯度错觉:驾驶人在公路上行驶的快慢,经常随公路的弯度而改变。变速的程度如何也会造成错觉。一般对于未超过半圆的圆弧,驾驶人往往感觉到的曲率半径总是比实际的小,圆弧的长度越短越感到曲率半径小。在连续转弯的山道上行驶,驾驶人会感到山区比平地容易转弯,所以在行驶中高速连续急转弯是很危险的。
4、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人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有:同样距离,白天看起来近,而在夜间较昏暗时感觉远;前面是大车时感觉距离近,是小车时感觉距离远。
5、颜色错觉:在市区等交通复杂路段,周围景物五颜六色,相互交错,容易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特别是夜间,容易将路口红绿灯当成霓虹灯;把停驶车辆的尾灯当成行驶车辆的尾灯;把前车的刹车灯错看成尾灯等。另外,夏季戴墨色太阳镜时易将浅色物体“滤”掉,产生错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造成行车错觉的因素来源于方方面面,任何顾此失彼的行为均有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后果虽然难以预见但一定会造成各种悲剧。故车主对这些错觉的根源应当具备常识,在遇见时能准确做出应对,保证安全是行车永不磨灭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