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浦东车展开幕前夕,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浦东 分会共同主办、汽车观察杂志社协办的“2014中国汽车浦东论坛”, 8月13日在成功召开。以下为主题“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改革与汽车行业全球竞争力提升”讨论环节博世中国企业传播副总裁蒋健接受主持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 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综合部副主任兼《汽车观察》总编辑刘小勇的现场讲话实录!
刘小勇:博世本来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博世在整合全球资源个,在平衡本地化和国际化的关系这些方面,您觉得有些什么样的成功的经验可以跟我们国内的企业分享一下?
蒋健:对自贸区,特别它的前身保税区,其实我个人是很有感情的,我的上一份工作,我们的公司总部就在外高桥保税区,我在那边上班超过10年的时间,所以简区长当时我们都在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地区性的研发中心,落户在外高桥保税区,我个人都参与,之后又经历了很多的直接的参与运营,这其中也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有很多好的优势的地方,其实在运营当中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等等,我们看到自贸区的实现,去年自贸区实现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外高桥了,但是也是非常有感情,我觉得这是一个进一步的提升,因为事实上在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一个生产性的企业,所遇到的一些便利也好,曾经有很多便利,但是随着这些企业的性质的一些变化,而带来的新的一些挑战,陆续的我们看到自贸区正在想办法能够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个人想说的一点,我们自贸区的设置来讲,对企业零部件行业,其实我们都在学习,看怎么进一步可以在里面帮助我们提升在中国的发展。
博世是一家总部在德国的公司,但是我们在中国其实历史非常悠久,1909年就开始在中国设立贸易代表处,所以事实上算起来100多年的历史,博世在中国的定位非常清楚,我们是一家具有德国DNA的中国企业,博世中国就是在中国为中国,这是博世中国的定位,当然我们有很多的从总部来的,从德国来的一些技术上的优势和积累,但是这是一家定位在中国为中国的,具有德国基因的一个中国公司,我们积极参与中国汽车的发展,为中国本地企业,中国的汽车市场是我们非常努力的方向,对于自贸区的设立,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我们目前有几个方面为我们打开了一些新的思路,第一个方面,博世在自贸区的前身外高桥保税区就设立有企业,那些企业主要从事零部件的进口,主要还是以贸易为主的企业,一些进口的部件,通过这个企业进过来,在保税区,以后大部分的情况下还是从区内进到我们的国内。刚才听到王局长的一些介绍,我们看到将来自贸区的运作里面,可能有更多的便利,通关的效率会更高,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这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