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中国汽车业的痛点 本土汽配业被边缘化

  发布时间:2025-05-01  手机新闻

这就不得不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为什么渉事的都是外企豪车品牌和外资零部件供应商?

此次“反垄断”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已经拉响了警报。

首先,豪车暴利形成,并发展到有恃无恐,表明其产品有无可替代性;其次,行业监管松弛,表明迎合奢靡之风,导致消费失控和迷失;再是,产业依赖和话语权缺失,表明本土自制汽车零部件被边缘化。

如果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或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正在感受到这一点,相信,中国汽车的痛点,已不局限于市场的失控或是被拒之门外的受辱,而是产业的自尊与经济的安全受到从没有过的挑战和危机。

众所周知,纵观乘用车领域,主流车企都以合资为主,市场主体以合资产品主导,豪车市场被外资品牌通吃,出现了“便宜车难卖,高价车好销”的怪现象。资料显示,今年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6.9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55%,环比下降1.6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5.14万辆,环比下降27.18%,同比下降22.6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7.65%。再看豪车市场,外资品牌几乎一统天下。今年上半年中国豪车销量达到80.8万辆,整体销量增长27.5%,远超乘用车市场14.8%的增幅,已接近去年中国豪车全年销量不到100万辆。

从这两组数据来看,构成中国汽车消费的主体外资品牌占据了主导。尤其是在豪车领域,自主品牌无法涉足,连门槛都进不去。由此,助长了豪车疯狂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加价,还私下里搞价格垄断,抬高售后服务门槛,造成“卖得起修不起”的抱怨四起,尤其是超豪华车,因维修纠纷闹成新闻,屡见不鲜。这些都是看得见感知得到的客观事实。

这似乎是个“死结”。在国人的印象中,进口车就是以卖得贵植入人们的消费意识里。尽管大家都知道,国内售价与国际标价相差悬殊,自知不公平,但还是有人愿意买。最典型的就是路虎揽胜明知价高得离谱还加价高达40万元销售,令人匪夷所思。不过,此现象也非个案,由来已久,也并非始于今天,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进口车狂潮。当时轿车进口每年还只是10万辆左右,但已激起舆论高度关注,促使业界扯起“以产顶进”大旗,试图通过合资生产的方式挡住进口,借助国产化来发展自己的产业。如今看来这已经变成了一句空话。事实上,合资并没挡住进口,国产也没成就自主上位,相反,进口豪车变本加厉,合资自主忙于贴牌应付,自主品牌则四面楚歌。

上一篇文章:暂无
下一篇文章:油价跌气价涨 选哪种燃料卡车才更省钱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