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库存车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一直是很多资金短缺、追求性价比用户的购车首选。但到底什么是库存车,我国法律及各厂商并没有明确规定;库存车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买,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困惑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系统的介绍一下库存车,希望能给关注库存车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
库存车的来源
什么样的车算库存车,国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各厂家的标准也不统一。归纳一下市场上的库存车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储备过剩 车型比较常见
每年的12月份到下年一月份,厂商都要根据往年销售情况储备生产一批车辆,以备来年上半年的销售高峰期。因为车型或者市场的原因,有些车辆无法按时完成销售,这些未售出的车就变成了库存车。
为了迎接传统旺季,经销商一般会根据市场容量和自身财力提前预订一批新车。由于种种原因,可能直至超期仍未全部卖出,剩余的车就要扣定金调回厂家,形成新的库存。
2、客户退单 定制化程度高
客户下订单后由于种种原因又取消订单,一些定制程度比较高的车辆不容易找到合适用户再次销售,这些车就也会转变为库存车。
3、排放标准升级 使用场所有限制
根据国家政策,14年底全国国四切换完成,之前没有卖出的国三车都转变为库存车,并且这类库存车不能用于国内道路运输。
4、活动展车 配置高数量少
还有一部分是厂家用来活动巡演的展车,一般配置比较高,展览完后只能按库存车处理,这类库存车数量比较少。
适用群体 非公路运输为主
国二国三库存车由于不能上牌,价格折扣较大,比较适合出口或者国内非公路运输。在一些排放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国家,国二国三车仍然可以在当地上牌使用,出口经销商或者国外工程承包商可以考虑采购。国内的一些大型矿区、工地、工厂园区内的物资转运车由于只在厂内运输,不受道路法规限制,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国二国三的库存车。
由于刚刚切换国四,国四的库存车还很少。这种库存车由于时间较短,车况较好,适合一些资金方面有短板的消费者,性价比较高。
与新车差异 轻微老化有锈蚀
库存车一般都出厂半年以上,搁置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锈蚀老化。最常见的就是底盘锈蚀,驾驶室的漆面不够靓丽,橡塑件发生老化,油箱盖电池盖等附件丢失等情况。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关键总成一般没有影响。
库存车一般比新车便宜很多,出厂时间越长,车况越差,便宜的幅度也就越大,消费者在购买前要做好心理准备,购买时要仔细检查,反复比对,考虑好再做决定。
目前国二国三排放的车在国内是没办法挂牌上路的,这类车只适用于非公路运输。国四库存除了放置一段时间外,其他的与新车一样,车况一般很好,可以正常上户挂牌。
选购流程 做好功课仔细观察
如果消费者需要购买库存车,买之前做好功课,确定车型,然后联系当地或者的经销商。跟经销商到车库挑选车辆时,一定要自己观察,反复比对,带一个有经验的朋友更好。待选定合适的车辆,跟经销商办理交款提车即可。库存车由于其的特殊性,经销商一般不会提供分期付款业务,需要消费者全款或者自己找金融公司融资。库存车可以办理临时牌照保险,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提车,也可以选择加运费配送。
售后保养 因车而异不能马虎
库存车的售后服务一般根据车辆批次而定,有的批次的厂家给的价格是包含售后的,有的批次则不包含售后,有无售后价格一般会差5-8千元。包含售后车辆享受和新车一样的服务政策。
车辆投入运营之前一定要对整车进行检查保养,更换原车机油、三滤,检查蓄电池。仔细检查发动机气密橡胶件,线束、管线、轮胎等容易老化的部件,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维修。
由于库存车有较高性价比,市面上存在一些假库存车。消费者在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厂家正规渠道,确保对车辆知根知底。选购时多加比较,选择配置合理,价格合适,车况可以接受的车辆。购买后要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保障日后的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