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以来,记者陆续采访了相关行业专家、多家整车企业领导及多家座椅企业的相关人员,梳理我国各车企座椅总成的主要配套关系,从而预测汽车座椅配套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未来供应链中,谁的地位会加固、谁有可能出局。
欧美系
汽车座椅市场和汽车市场密切相联,随着汽车市场产销量的不断扩大,汽车座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014年乘用车全年销量1970万辆,同比增长9.9%。2014年,一汽-大众乘用车批售销量178万辆排名第一,上海大众以172.5万辆位居第二,美系车上海通用以172万辆位居第三。此外,长安福特销量是80.6万辆。德系、美系汽车牢牢占据汽车销量的前三名。据悉,目前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及上海通用的总产能分别是200万辆、180万辆和178万辆。
中国汽车销量前三的整车企业最主要座椅供应商都为合资性质,且其合资特点非常明显和相似,中方都是由相应汽车公司或旗下相应公司出资参股。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身附件委员会秘书长郭福初告诉记者,中国乘用车座椅配套企业大部分是合资企业,且未来会更加明显。
座椅,作为汽车重要的安全件,还关系到驾乘者的舒适性,因此整车企业十分重视座椅的配套供应商选择,多数合资车企基本选用固有的配套供应商,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志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就是为什么汽车座椅配套商相对固定的一个原因。"
现代岱摩斯汽车座椅销售担当江炜峰告诉记者,上海大众座椅最大的供应商是上海延峰江森和西德科,延峰江森又是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最大的座椅供应商。延峰江森已经成为座椅企业本土化的范例。江森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座椅配套企业,延峰拥有本土化和市场等优势,此为技术和市场的绝佳合作。江炜峰说:"延锋江森在中国的扩张‘极为恐怖’,在江森技术的支持下,延锋江森已经在中国大陆布局了31个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延峰江森未来依旧会欣欣向荣。"
1月20日,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延锋江森是延锋集团旗下专门从事汽车座椅研发生产的合资企业,2014年市场销量仍然保持一定比例的增幅。据记者调查,江森及延锋江森等合资企业,与我国主要汽车企业都有合作。庄志强告诉记者,延锋江森在中国乘用车座椅市场占比最多,且呈现越来越多的态势。
当然,李尔在中国的扩张也十分迅速,不仅提供乘用车座椅及相关件,其在商用车市场上的成绩更佳。佛吉亚和博泽等汽车座椅巨头,由于技术优势在座椅骨架和功能件上,主要是二级供应商,或者与其他座椅企业合资为整车配套。
日韩系
2014年,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及广汽丰田等日系车在华总销量约为261万辆。韩系车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的总销量约176.3万辆。日韩车企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基本采用本国座椅配套企业,尤其日系排外性更为突出。
丰田、本田以及日产,其座椅供应由日本的座椅企业丰田纺织、泰极及提爱思或者其合资公司来供应。丰田纺织是日本座椅企业中最大的,其技术优势也是公认的。最新消息称,丰田汽车集团的爱信精机、丰田纺织、SHIROKI工业及丰田车体已确定了整合乘用车座椅业务的方针。最早将于2016年将各公司的座椅生产整合至丰田纺织。届时丰田纺织在乘用车座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将更强。
丰田纺织、泰极及提爱思在中国的分布,正好可以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的工厂分布图一一对应。
近几年日系车在华发展逐步缓慢下来,其配套座椅企业的市场份额也相应下降。加之各大车企竞相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座椅业务也出现订单竞争过热的迹象。如何开拓丰田以外的客户成为丰田纺织近年的重要发展战略。庄志强介绍,在中国,除了向丰田、通用、宝马供货之外,丰田纺织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客户,包括中国自主品牌整车厂商,去年10月上市的天津一汽夏利骏派D60全部内饰都由丰田纺织设计和生产。
现代与起亚同属于现代汽车集团。江炜峰告诉记者,北京现代目前有三个座椅供应商,分别是北汽江森、李尔岱摩斯及北汽大世。这三家企业都是合资公司,其中供货量最大的是李尔岱摩斯,约占65%。李尔岱摩斯是李尔、北汽及现代岱摩斯的合资公司。江炜峰认为:"由于现代岱摩斯是现代汽车集团子公司的缘故,在供货量中占了主要份额,使得其取代了北汽江森老大地位。近来北汽现代新车型的座椅由北汽大世配套,原来北汽大世仅是座椅滑轨生产商。未来北京现代的座椅配套中,李尔岱摩斯仍会占主要份额,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北现大世由于特殊背景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北汽江森的配套量势必越来越小。"
东风悦达起亚有三个座椅供应商,分别是盐城大圆、延峰江森及东风李尔。"目前三者势均力敌。"江炜峰介绍道,大圆是韩国企业,东风李尔是东风参股的,延峰江森进入较早。未来,东风悦达起亚新工厂建立,现代岱摩斯有进入的可能。
自主品牌
中国前十自主品牌,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等车企,由于他们都有突出销量的合资企业,座椅配套供应中合资企业有一定优势。2014年,除了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外,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整体增长乏力,部分车企降幅明显。据悉,长城汽车、奇瑞、吉利、比亚迪在2014年销量分别为73.08万辆、45.5万辆、43.8万辆、42.58万辆。
长城汽车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家整车企业,以SUV见长。经历SUV高速增长的这几年,企业发展如日中天。江炜峰说:"长城汽车的座椅80%是由其自己座椅事业部生产供应,还有20%由长城与延峰江森的合资公司供应,即使这样一个基本控制了座椅供应链的长城汽车,近来也传出长城汽车座椅将完全由其自身提供。但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座椅事业部主要从事座椅组装,其在座椅功能件上的研究开发较缺乏。"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城座椅事业部之所以能够为其大部分车型配套,是由于长城汽车对零部件成本控制非常严格。除发动机之外,座椅是成本最高的零部件。该事业部是在收购国外座椅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比亚迪汽车座椅大部分由其十六事业部生产供应,还有一部分由泰极供应。泰极是合资公司,由三方共同出资。江炜峰认为,"目前泰极公司内部活力不佳,未来比亚迪汽车座椅供应商有改变的可能。"
奇瑞汽车座椅目前主要由李尔和瑞泰供应,江森、全兴及富卓已经慢慢退出。江炜峰告诉记者,瑞泰是奇瑞的子公司,已经包揽了奇瑞低端的所有座椅,而高端的座椅由李尔来供应。瑞泰作为自主座椅工厂不满于此,近来频频在寻求国外知名座椅企业的合作机会。"未来瑞泰也有把李尔踢出奇瑞配套系统的可能,瑞泰有成为中国自主最大座椅企业的可能。"江炜峰这样认为。
吉利汽车最为主要的座椅供应商是江森、浙江新岱美和浙江俱进。江炜峰说:"新岱美发展得越来越好,和韩国大世合作后,更为新岱美在吉利站住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浙江俱进,吉利有参股,又有日本泰极支持。但自吉利收购沃尔沃后,借着沃尔沃的技术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整车平台,沃尔沃原来最主要的座椅供应商江森在吉利配套中有增多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