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2015开启自主品牌竞争新常态

  发布时间:2025-07-15  手机新闻
2014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并不算好过,虽然在数量上依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市场占有率却连续大跌,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压力也就无须赘述。转型寻求新的突破口或许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最佳路径,未来自主品牌市场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2014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并不算好过,虽然在数量上依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市场占有率却连续大跌,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压力也就无须赘述。转型寻求新的突破口或许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最佳路径,未来自主品牌市场格局也将随之改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总销量为757万辆,同比增长4.1%,市场占有率下降2.1%至38.4%,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77万辆,同比下降17.4%,占有率为22.4%,比去年下降5.6个百分点。整个自主品牌的增长几乎是靠靠SUV和MPV支撑,其销量分别为188.83万辆和164.74万辆,同比增长50.9%和48%。

  黑马抢镜 品牌差距逐渐缩小

  其实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历史并不长,严格意义上讲,自我国2002年加入WTO之后,自主品牌才算是真正起步,而起初大多数自主品牌还处于逆向开发或者消化引进收购的阶段。近几年,自主品牌才逐渐意识到正向开发的重要性,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产品开始走向市场。

  有细心的人发现,从2002年开始算起,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经历了三个高峰,三个低谷。其中,2002年、2003年构成第一个波峰,2005年——2007年为第二个波峰,2009年-2011年为第三个波峰。与之对应的2004年、2008年、2012年-2014年则成为波谷时期。

  2013年至2014年期间,自主品牌经历了惨痛的"十二连降",而成为业内茶余饭后的话题之一,大家普遍认为造成"十二连降"是整体车市增速放缓、外资品牌价格不断下探以及部分大城市限购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过如果剖析自主品牌,我们就会发现在市场下滑的趋势下依然有黑马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品牌自身的问题。

  经过了2014年的行业洗牌,自主品牌排名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前五名从2013年的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和长安变成了长安、长城、奇瑞、比亚迪和吉利。其中前三名销量占前十总销量的45%,排在后面的品牌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长安汽车无疑是2014年自主品牌中的黑马,在自主品牌全线下滑的情况下,长安汽车2014年自主品牌累计销售达到82万辆,逆势增长49%,在自主品牌中占比达18%。成为首家自主品牌产销突破千万辆级别的企业。这不仅与长安汽车坚持正向开发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出彩的营销。

  开启竞争新常态

  对于自主品牌"十二连降",各大媒体出现了不少悲观言论,更有甚者称自主品牌即将走向消亡。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不应该以消极的态势来看待自主品牌,这两年的低谷期应该被认作是自主品牌战略调整期,像奇瑞、吉利的产品和品牌的调整,比亚迪的战略转型等等,大部分自主品牌开始走向产品正向开发。改革必然会带来改变,只是可能在初期会带来市场份额的下降,经过这一轮调整,自主品牌必然会迎来发展期。

  产品体系竞争

  随着汽车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于汽车的要求不局限于品牌、性能等,而是更加理性,注重实用性与个性化,从SUV、MPV的火热与一些小众品牌的异军突起就可见一斑。因此,在产品体系上自主品牌应该多些思考,开辟更多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对症下药,这样不论是对品牌塑造还是对销量来说都是一剂良药。

  当然,开辟细分市场并不意味着盲目扩张,而是要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挖掘新的增长点,差异化与定制化才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传统汽车的竞争,开辟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4763辆,比上年增长了3.2倍,对于新能源这一只快速增长的潜力股,自主品牌自然也要开足火力争夺。

  比亚迪的成功给其他自主品牌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公2014年在新能源车上销售额高达80亿元,成为其盈利的重要组成。在尝到甜头后,比亚迪更加继续发力,已规划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于三年内上市。除此之外,吉利、长安也纷纷发布新能源规划。新年伊始,吉利就与新大洋集团牵手成立合资公司新大洋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知豆的诞生也标志着吉利开始抢占微型电动车的市场份额。

  研发体系竞争

  如果说产品的竞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核心技术则是推动汽车发展的"看不见的手"。随着各大外资、合资品牌高调发布技术体系战略,研发体系的竞争也走向白热化。德系车一向以"技术"著称,自然有着成熟的技术体系。就连一向被认为"技术保守"的法系车也开始打技术牌,曾经当6速变速箱开始成为主流的时候,法系依然迷恋于4速变速箱,但是当下法系车也相继引入涡轮增压发动机产品,加之平台化战略,搭载不同动力总成,实现车型的"差异化"。韩系车法系车思路类似,在动力总成上也开始"双离合化"和"增压化"。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建立自己的创新研发体系也是必经之路,尽管新车型的正向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财力与时间,短期内未必会带来效益。但确实自主品牌必须经历的阵痛期,只有坚持正向自主开发,才能掌握话语权,未来才可能有机会占领市场。

  让人欣慰的是,不少自主品牌已经认识到正向开发的重要性,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江淮、奇瑞等企业已经开始实际行动,不少正向开发的车型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自主品牌正向开发新车型才刚刚开始,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通,还需要企业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正向开发能够见到效果。想要把这条路走通,需要探索的东西还很多。

  营销体系竞争

  "营销"可谓2014年的车市的关键词之一,各大合资品牌开始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无所不用其极的吸引着着消费者的眼球,而自主品牌在这方面显然是落后者。有人说植入、赞助等等这都是"土豪"企业才玩得起的游戏。其实不然,营销未必一定要下血本,找准定位,选择与自身品牌相得益彰的营销方式就能一举多得。

  自主品牌目前品牌意识还不高,产品自然重要,但是有好的营销配合更重要,自主品牌的形象建构方式是粗放的,更多得是靠经验惯性和人际关系进行品牌营销,缺乏真正高层次科学的分析手段。而且在营销方式上也一贯单一,未来要加强创新意识,加强投入力度。

  2014年各大真人秀节目的火热带火了不少汽车品牌,近日,红遍朋友圈的宝马广告更是为自己赚足了吆喝,这些都是给自主品牌一个启发。随着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年轻化,80后、90后日渐成为消费主体,自主品牌要想抓住这个市场,就要花大力气去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创新举措,提升在消费者印象中的品牌形象和旗下产品口碑,这样才能实现强劲的市场终端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文章:暂无
下一篇文章:油价跌气价涨 选哪种燃料卡车才更省钱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