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自主销量,没有一些悲观主义者说的那么严峻,却也着实让人激动不起来。抛开微客市场,全年仍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由2013年的564.71万辆提升至626.49万辆,同比增长10.9%。这是一个看上去还算美得数字,如果不和乘用车整体增长水平13.05%的增幅相比的话。问题是,这样的成绩取得,却不是主力市场所得,即在轿车市场表现疲软,而靠着MPV和SUV维持市占率的地位。同时传统四大自主车企集体疲软,长城、比亚迪、吉利全部处于下滑局面,唯有奇瑞小幅增长。长安的一家独秀,并不能让我们对2015年的市场给予太多乐观。
在市占率上,自主品牌在12连降之后虽然反弹了一阵子,不过全年仍是以下滑0.6%至33.9%告终。这一下降的"罪魁祸首"依然落到了轿车市场身上。轿车市场同比-16.9%的降幅,让轿车市场由2013年的328.32万辆跌至272.91万辆,可谓是狠狠地拉了一次自主品牌的后腿。而这一降幅,还是在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在全新产品投放、品质升级等均优于2013年基础上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讲,合资下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轿车市场的围堵效果已经非常明显。
传统四大拖后腿严重
在这一整体不利局面更加严峻的是,传统四大自主车企的表现不佳,导致整体士气的低迷。在奇瑞、长城、比亚迪和吉利四大车企中,仅有奇瑞一家实现小幅增长,2014年全年销量46.05万辆,同比增长3.7%。去年冠军长城不仅退出乘用车市场前十,全年不增反降,同比下滑2.4%至61.25万辆,而这一局面的首要原因依然是腾翼(微博)轿车系列的大幅下滑造成的,SUV市场哈弗依然取得45%的超高速增长,达到31.59万辆,这一数据在整个国内SUV市场也是一路领先。比亚迪和吉利则是一路直下,分别猛跌13.5%和22.5%至43.79万辆和42.58万辆。
新生代崛起步伐还需稳固
自主品牌能够维持目前的地位,SUV和MPV立下汗马功劳,但也不是全部功劳。但特征显著的是,新生代力量正在崛起,并且将自主品牌的竞争格局重新洗牌。夺得头把交椅的长安汽车(微博),算是全面开花的榜样,在轿车市场,逸动狂增70.7%达到90743辆,SUV市场CS35增长33%,MPV市场的欧诺同样取得30.1%的高速增长,实现在细分市场的全面崛起。但这并非新生代主力。
2014年自主的闪光点过度聚焦在SUV和MPV两大细分市场上。其中最核心的代表就是上海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它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广西柳州。也都擅长同一领域,那就是MPV。
在MPV和SUV市场上,自主品牌销量增长最明显,直接拉动了2014年整体销量的增长。SUV销量同比攀升50.9%至188.83万辆,MPV激增48.0%至164.74万辆,而这一细分市场最突出的贡献者,主要都是2014年推出的新产品。
通用五菱2014年销量激增47.9%达到93.26万辆,稳居该领域销量榜首,其中五菱宏光单一车型销量增长41.5%达到75万辆,月均销量突破6万辆,成为国内汽车市场第一"车神"。宝骏730则紧随其后,形成在MPV市场的双剑合璧。而从东风柳汽来看,全年同比增长33.7%,超越北汽、江淮和一汽轿车跻身自主品牌销量前十,位居第七。成为2014年自主品牌的一匹黑马。菱智系列在广州车展(微博)全系升级之后,近两个月来持续增长,12月份同比增长超过29%,紧随通用五菱位居MPV市场次席。而东风柳汽也是销量前十中唯一单纯依靠MPV和SUV两大细分市场取得销量前十的自主车企。目前布局的轿车产品,如S50在2015年的市场中将小试牛刀,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SUV和MPV再热火,轿车市场依然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根基。
自主品牌的传统四大奇瑞、长城、比亚迪和吉利,2015年可以预见的是,都处在调整期的四位,全新产品的布局和上市速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吉利和奇瑞,还可能面临暂时的青黄不接。那么,2014年同样的问题依然要困扰自主车企,就是在轿车市场的困境如何突破?虽然在MPV领域,我们有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和长安等,但这终究是在低端市场摸滚,轿车市场的正面战场才是核心,而传统四大车企的全面崛起,也才能保证自主品牌整体市场的回升,才是我们期待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