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卡车金刚也赶时髦 客车为啥没有微电影

  发布时间:2025-05-01  手机新闻
2014年岁末,东风商用车上 映的首部微电影《风驰》,再次吸引了行业对商用车微电影的关注。同样在2014年12月,陕汽商务大会也以一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车轮上的中国》开场, 聚集了全场3000多人的目光,以电影院一个最大放映厅可容纳300人的规模来计算,相当于放映了十场。

如今商用车企,尤其是卡车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形象传播,并开始借助新媒体,以新的传播形式,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走上银屏在卡车圈越来越流行。

卡车"金刚"也赶时髦

卡车微电影的真正开启是 2012年年末开瑞绿卡推出的《最佳英雄》,随之2013年卡车微电影开始活跃起来,一年时间里,江铃推出首部卡车人真实情感微电影《最美全家福》,陕汽 推出首部反映卡车司机生活的微电影《幸福方向盘》,随后陕汽又在2013年底召开的商务大会上推出《卡车合伙人》。2014年福田欧曼推出以绿色渣运为题 材的《渣运合伙人》,加上2014年东风商用车的微电影《风驰》和陕汽的第三部微电影《车轮上的中国》,这两年可算是卡车微电影的高产年。

从卡车企业推出的几部微电影题 材来看,无一不紧扣一个关键词——正能量。从英雄救美的爱情,到暖意浓浓的亲情,再到患难与共的兄弟情,已经推出的这些卡车电影涵盖了如今影视剧中许多热 门"元素",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和卡车人的真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生活既是卡车人的心声,又是在这个行业之外的人所无法了解的。

卡车微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接地气",它的直接目标受众就是与卡车息息相关的司机和经销商,因此,卡车微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也都与卡车司机的生活、经销商的渠道建设密不可分。

量身打造企业形象

微电影该如何定义?记者也没有找到权威的说法,但是从目前很多已经发布的微电影的特点来看,其中具有很多相似性。

通常来说,一部微电影的片长不 超过40分钟,大多为10~30分钟,内容短而精,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媒体进行传播,以企业形象传播为主要目的的微电影一般会抛开具体的产品,而是围绕某一 故事情节展开。从表现形式上看,产品植入更加自然而不生硬,情节也更贴近目标受众,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平台,用户不但可以在任意时段观看微电影, 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

对于目标受众来说,微电影更强 调精准传播,目的是达到企业形象传播最大化。在卡车微电影中,主角经常是以日夜奔波的卡车司机为主,每天驾驶卡车运送货物是微电影中常表现的主题,因为这 一情节还原了卡车司机们的真实生活,关注司机的情感需求更易产生共鸣。除了卡车司机,也有微电影将视角转向与卡车终日打交道的另一个群体——经销商。企业 形象主要由两个要素构成,即忠诚度和美誉度,而这些则需要好的传播手段来达到。已拍摄了三部微电影的陕汽相关人士表示,三部微电影的传播,使企业形象的美 誉度大大提升,很多购车用户都表示,是看了微电影之后才来购车的,因为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微电影更具亲和力

就播放时长来看,微电影和视频的时长相当,那么,为什么卡车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微电影传播,而不是视频呢?

电影顾名思义,就是设定了特定 情节,而将所要表达的情节置于时长更短的微电影中,对情节紧凑及突出主题的要求就会更高,在内容上通常脉络清晰、制作精良,且蕴藏着精心的创意,可看性更 高。而视频通常没有一个主题鲜明的故事情节,缺乏创意和策略,以宣传为目的的视频通常以要突出的产品为主,因缺乏情节,内容可看性不强,稍显生硬,有些视 频看起来更像是直白的产品介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方式也 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进行主动"点击",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卡车的目标受众——卡车司机,通过手机 终端观看微电影,既可以作为休息时的消遣,同时又能发表自己的评论,参与性强,受众更易接受。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接受耐心上会 发生很大变化,有丰富内容情节的微电影更适合用户在碎片时间里观看,具有亲和力的情节传播效果更好。

客车为啥没有微电影

如果说客车没有推出微电影其实 不完全准确,在2012年末,大金龙作为联合拍摄方,与厦门海翼集团联合拍摄的以赛车手为主题的微电影正式发布,只是该微电影并非大金龙独立策划传播,也 没有表现客车元素。当时大金龙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微电影与金龙客车艰苦创业、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的历程非常贴近。2013年海格成为了公益电影《校车》 的赞助方,海格校车作为电影主角之一也首登大银幕,但是电影与微电影在播放时间、制作成本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严格说来,客车企业还没有独立推出过完全 契合自身企业形象的微电影。

作为商用车领域的一员,客车企业在传播手段上往往走在前列,为何在卡车企业纷纷推出微电影之时,客车企业却并未涉猎这一领域呢?

从受众角度来看,商用车微电影的传播对象一般都是以司机为主,卡车作为生产资料,通常由卡车司机个人所有或是进行车队运营。而客车一般归属于城市公交公司或客运公司,司机与车的关系不如卡车司机那么密切,在驾驶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不如卡车司机那般艰辛。

同时,一位客车企业品牌部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客车企业通常面对的是集团用户,而微电影的传播对象都是以个体消费为主,比如乘用车、卡车,都是个人购买占有很大比例,传播效果更好。但是 该工作人员也表示,从塑造企业形象、传播品牌价值方面考虑,微电影的传播形式在日后值得尝试。

2014年岁末,东风商用车上 映的首部微电影《风驰》,再次吸引了行业对商用车微电影的关注。同样在2014年12月,陕汽商务大会也以一部制作精良的微电影《车轮上的中国》开场, 聚集了全场3000多人的目光,以电影院一个最大放映厅可容纳300人的规模来计算,相当于放映了十场。

如今商用车企,尤其是卡车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形象传播,并开始借助新媒体,以新的传播形式,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走上银屏在卡车圈越来越流行。

卡车"金刚"也赶时髦

卡车微电影的真正开启是 2012年年末开瑞绿卡推出的《最佳英雄》,随之2013年卡车微电影开始活跃起来,一年时间里,江铃推出首部卡车人真实情感微电影《最美全家福》,陕汽 推出首部反映卡车司机生活的微电影《幸福方向盘》,随后陕汽又在2013年底召开的商务大会上推出《卡车合伙人》。2014年福田欧曼推出以绿色渣运为题 材的《渣运合伙人》,加上2014年东风商用车的微电影《风驰》和陕汽的第三部微电影《车轮上的中国》,这两年可算是卡车微电影的高产年。

从卡车企业推出的几部微电影题 材来看,无一不紧扣一个关键词——正能量。从英雄救美的爱情,到暖意浓浓的亲情,再到患难与共的兄弟情,已经推出的这些卡车电影涵盖了如今影视剧中许多热 门"元素",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和卡车人的真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些生活既是卡车人的心声,又是在这个行业之外的人所无法了解的。

卡车微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接地气",它的直接目标受众就是与卡车息息相关的司机和经销商,因此,卡车微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也都与卡车司机的生活、经销商的渠道建设密不可分。

量身打造企业形象

微电影该如何定义?记者也没有找到权威的说法,但是从目前很多已经发布的微电影的特点来看,其中具有很多相似性。

通常来说,一部微电影的片长不 超过40分钟,大多为10~30分钟,内容短而精,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媒体进行传播,以企业形象传播为主要目的的微电影一般会抛开具体的产品,而是围绕某一 故事情节展开。从表现形式上看,产品植入更加自然而不生硬,情节也更贴近目标受众,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互联网平台,用户不但可以在任意时段观看微电影, 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

对于目标受众来说,微电影更强 调精准传播,目的是达到企业形象传播最大化。在卡车微电影中,主角经常是以日夜奔波的卡车司机为主,每天驾驶卡车运送货物是微电影中常表现的主题,因为这 一情节还原了卡车司机们的真实生活,关注司机的情感需求更易产生共鸣。除了卡车司机,也有微电影将视角转向与卡车终日打交道的另一个群体——经销商。企业 形象主要由两个要素构成,即忠诚度和美誉度,而这些则需要好的传播手段来达到。已拍摄了三部微电影的陕汽相关人士表示,三部微电影的传播,使企业形象的美 誉度大大提升,很多购车用户都表示,是看了微电影之后才来购车的,因为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微电影更具亲和力

就播放时长来看,微电影和视频的时长相当,那么,为什么卡车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微电影传播,而不是视频呢?

电影顾名思义,就是设定了特定 情节,而将所要表达的情节置于时长更短的微电影中,对情节紧凑及突出主题的要求就会更高,在内容上通常脉络清晰、制作精良,且蕴藏着精心的创意,可看性更 高。而视频通常没有一个主题鲜明的故事情节,缺乏创意和策略,以宣传为目的的视频通常以要突出的产品为主,因缺乏情节,内容可看性不强,稍显生硬,有些视 频看起来更像是直白的产品介绍。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方式也 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进行主动"点击",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卡车的目标受众——卡车司机,通过手机 终端观看微电影,既可以作为休息时的消遣,同时又能发表自己的评论,参与性强,受众更易接受。在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下,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接受耐心上会 发生很大变化,有丰富内容情节的微电影更适合用户在碎片时间里观看,具有亲和力的情节传播效果更好。

客车为啥没有微电影

如果说客车没有推出微电影其实 不完全准确,在2012年末,大金龙作为联合拍摄方,与厦门海翼集团联合拍摄的以赛车手为主题的微电影正式发布,只是该微电影并非大金龙独立策划传播,也 没有表现客车元素。当时大金龙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微电影与金龙客车艰苦创业、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的历程非常贴近。2013年海格成为了公益电影《校车》 的赞助方,海格校车作为电影主角之一也首登大银幕,但是电影与微电影在播放时间、制作成本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因此严格说来,客车企业还没有独立推出过完全 契合自身企业形象的微电影。

作为商用车领域的一员,客车企业在传播手段上往往走在前列,为何在卡车企业纷纷推出微电影之时,客车企业却并未涉猎这一领域呢?

从受众角度来看,商用车微电影的传播对象一般都是以司机为主,卡车作为生产资料,通常由卡车司机个人所有或是进行车队运营。而客车一般归属于城市公交公司或客运公司,司机与车的关系不如卡车司机那么密切,在驾驶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也不如卡车司机那般艰辛。

同时,一位客车企业品牌部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客车企业通常面对的是集团用户,而微电影的传播对象都是以个体消费为主,比如乘用车、卡车,都是个人购买占有很大比例,传播效果更好。但是 该工作人员也表示,从塑造企业形象、传播品牌价值方面考虑,微电影的传播形式在日后值得尝试。

上一篇文章:暂无
下一篇文章:油价跌气价涨 选哪种燃料卡车才更省钱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