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曹晶:制造企业缺的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9-07-15  手机新闻
在去年全国两会,法士特集团首席技能培训师曹晶曾提出一项“为商用车强制配置缓速器”的建议,这项建议目前的落实情况如何呢?据了解,工信部已经对这项建议作了答复,明确指出:将与有关部门密切沟通,争取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速器产品列入商用车《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也会继续组织对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的修订完善,扩大缓速器的安装范围,加强对实际安装情况的监管,并积极研究通过国家已有的渠道和项目等方式,加大对缓速器企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

“缓速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产量也一直在提升,但原车标配的仍然不多,更多是在车辆改装环节安装,这和车辆的使用环境、用户的认知有关。”曹晶表示,“要想继续推动,就需要在产品上不断进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加强宣传,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缓速器的重要性。”在曹晶看来,安装缓速器是给用户多一份财产和安全保障,而让这份“安全保障”成为前装标配还需要一个持续推动的过程。 今年两会,曹晶一共带了四项建议,有三项基本已经“定稿”,其中一项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技工职业价值”。曹晶告诉记者,这项建议和当前整个制造业甚至整个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密切相关。虽然当前培育工匠精神的风气已经初步形成,但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还需要不少时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首先要实现人才的2025,特别是要率先实现技能人才的2025,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工作价值,加强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真正实现全社会尊重劳动,认可技能的良好局面,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产业工人的队伍中学习技能,并能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和方法创新工作,不断改善生活,实现人生理想。”曹晶说,“当前制造企业不缺乏工匠,缺的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其实也就是缺少对工匠工作价值的认可,缺少对工匠工资待遇的提高,缺少对工匠社会地位的提高。” 随着新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大量进入车间,更是对现代工匠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人们不再是只掌握单一的技能,不再是完全靠个人掌握的技巧进行生产,而是利用先进的方法、工艺、设备和工具,综合掌握传统加工和现代技术的多项技能,才能满足现代智能制造技术的需要。 “有不少人认为,智能制造就是机器换人,以后不需要人来工作了,这种认识不对。相反,智能制造是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晶进一步解释道,“机器代替人做的是一部分脏 、热、累、有毒有害、机械重复的工作,而人需要做的是对技能要求更高的工作。” 结合当前技术工人的实际状况,曹晶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一是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职业学校到企业打造出一条终身学习提升的通道。二是对高技能人才应实施国家津贴制度,或者出台技能津贴指导意见,督促升级人社部门和企业共同落实,真正提高技能人员技能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占比。三是通过立法确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

文章来源:卡车之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QQ2682101 删除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行业资讯视频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