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网
汽车公告查询
移动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专汽家园APP
商务中心
帮助中心
联系客服
网站导航

揭开Luminar激光雷达的神秘面纱

  发布时间:2019-07-03  手机新闻
今年春天,Luminar 推出了一款探测距离可达 200 米以上的激光雷达,新款激光雷达改用 1550 纳米波长的激光。

虽然 1550 纳米激光脉冲的功率是 905 纳米的 40 倍,但它却完全符合安全规范,而这些多出来的功率让雷达的探测距离提升了 10 倍,清晰度提升了 50 倍。 这样一来,即使以 75 英里/小时(约合 120 千米/小时)的速度在高速上行驶,车辆安全也能得到保证(这样的速度每秒车辆能移动 34 米)。 那么,为什么功率变大了安全性还能得到保证呢?下面我们来进行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体上最容易被激光束伤害的是视网膜,只需对着太阳看一会,我们脆弱的视网膜就会遭到伤害,这也是太阳进入视野时我们会不自觉闪躲的原因。与太阳相比,激光束的威力更大,因此法律将激光束的光率严格限制在 5 毫瓦以下。 从理论上来讲,其实视网膜不会对现有激光雷达用到的 905 纳米红外光起反应,因此这种波长的光线我们看不到。不过,眼睛会将这些光传导到视网膜上,因此它与可见光一样有一定的危险性。 事实上,它的危害比太阳光还大,因为视网膜感应不到它,所以我们不会闪躲。 由于眼球有吸水性,因此晶状体、眼角膜和眼球内的液体会在波长较长的光线下透明度会降低,而波长超过 1400 纳米后,光线就无法到达视网膜,所以 1550 纳米的激光束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眼下,警用激光雷达依然在使用 905 纳米的激光束,因为它们对射程要求不高,激光束价格便宜且能使用廉价的硅探测器。不过,即使是非车载激光雷达的研究人员也认为 1550 纳米的波长是个最佳选择。 其实在电信等行业,1550 纳米波长的激光早已得到了普及。虽然硅基传感器对 1550 纳米波长的激光完全没反应,但室温铟镓砷传感器却能派上用场,而此类传感器正好是标准的通讯产品。 不过,切换到 1550 纳米后,激光和传感器的成本都会有所上升,但专家认为这并非激光雷达售价昂贵的主因,复杂的光机扫描仪才是。要想大幅降低激光雷达成本,必须将光机扫描仪换成带有相控阵天线的光学版本。 “许多团队都在用固态面板开发小型化的相控阵光学阵列。”南佛罗里达大学激光雷达专家 Dennis Killinger 说道。 去年,麻省理工的光子系统团队就联合 DARPA 在 300 毫米芯片上开发了固态激光雷达,未来如果能大规模量产,售价能直降至 10 美元。此外,今年年初又有三家公司宣称在固态激光雷达上取得了突破,未来售价将被拉低至 100 美元。 Luminar 的激光雷达方案也较为独特,它准备让车上的激光雷达对准不同的方向,每台激光雷达只朝一个方向发射激光。同时,激光雷达内只内置一个接收器和数个定制的可移动透镜。 不过,Luminar 现阶段并不专注于降低激光雷达价格,它更在乎其性能。

文章来源:卡车之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QQ2682101 删除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汽车家园 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汽车家园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和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我们客服。

行业资讯视频

多元化
为专用车行业,多元化提供解决方案供应商
品种多
汇集了全国500多个厂家品牌
快服务
全国5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为您排忧解难
好口碑
累计为上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上千个用户为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