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日报社旗下《商用汽车新闻》发起的首届“铁肩奖”商用车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德龙荣获“铁肩奖”商用车年度人物大奖。 薛德龙在中原内配工作了46年,亲历了企业从农机具起步到成为缸套行业全球龙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每一步。专家评委给出的获奖理由是:放眼全球、精耕细作,实现多元化发展。 触动,直面国际差距 早年间的国产吉普车或者卡车,冬季有时候是打不着火的。热水、烤车,用摇把辅助启动,这都是中国老一代汽车人共同的记忆。 不过,1992年冬,薛德龙赴美国考察时却发现,美国卡车司机能够在轻松地启动在冰天雪地里停了一星期的卡车。 “为什么?这不仅是国产汽车行业在整车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是汽车行业基础零部件的差距。包括我们所做的发动机气缸质量是否过硬的问题。”回忆起那次在美国所看到的差距,让薛德龙“很受刺激”。 看到了差距,就没有理由后退。
在康明斯之后,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奔驰、宝马、沃尔沃、菲亚特、雪铁龙,一个个世界级的客户合作,一轮又一轮国际标准的严格审核,推动着中原内配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升级,实现了质量体系、工艺设备、人才资源、技术创新体系的逐级而上。 站在国际一流品牌的全球化供货体系这个大舞台,中原内配在与行业内顶级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不仅完成了颠覆性的思想革命和技术革命,并形成了高品质的世界级品牌形象,打响了国际影响力。 从2002年开拓北美市场,之后辐射南美市场,2005年,中原内配与欧洲最大的气缸套制造商英国吉凯恩合作,成功实现了拓展欧美市场的战略布局。 目前,中原内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5%。其中,主营产品发动机气缸套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未来,进击智能制造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原内配在薛德龙带领下,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走出一条专而精、精而强、强而大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向而行,中原内配正在成为一个产业链完整、多产业繁荣、创新实力突出、市场占有率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随着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加强技术开发实力,实现整车企业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已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赢取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深耕主营业务,为国际内燃机核心零部件气缸套的发展,奉献了“中原内配方案”和“中国智慧”之后,薛德龙并未止步。 中原内配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先后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并建设了北美、欧洲、俄罗斯三大海外研发中心,成为少有的能够与国际知名发动机制造企业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批产的气缸套生产企业。 2017年,中原内配集团与德国莱茵金属汽车事业部合作项目启动,中原内配成为国内第一家满足欧六以上排放标准、为高端主机市场提供“气缸套、活塞、活塞环”全套摩擦副供货的企业。 中原内配集团化与模块化发展并重,不断延伸产业链,同时,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后市场等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行业,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升级。 2018年,中原内配公司、捷豹路虎公司携手合作的无人智能生产线顺利实现量产。中原内配正式迈入英国乘用车高端市场,而且这条行业领先的生产线,也是我国气缸套行业的第一条全程智能制造生产线。 从中原内配“制”造到中原内配“创”造,再到中原内配“智”造,薛德龙的“铁肩”之上,智能制造已成为决定中原内配未来的战略重任。 薛德龙表示,“我们将以智能化生产线改造为契机,逐步切入到智能装备领域,通过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技术,进一步扩展中原内配的发展空间,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中国整个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做企业就是这样:要永远不满足。”薛德龙认为,所谓企业家精神就是要锲而不舍,保持执着且顽强的进取精神。 |
文章来源:卡车之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QQ2682101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