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车仅去年上半年就在国内夺命8600条,亟待进行的缓速器安装工程却一缓再缓。在昨天沪昆高速湖南段再现致13人遇难的惨剧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刹不住的“祸”车还要跑多远?去年上半年,我国8600多人命丧货车轮下,新年刚过,昨天的沪昆高速湖南段又有重型挂车撞上大客车,酿成13人死亡的惨剧。
市面上跑动的大货车很少装有缓速器,随着春运临近,高速路上大货车的安全问题越发凸显。在欧洲,上个世纪50年代,不少国家即已开始对超过8吨以上的客车和卡车强制安装缓速器。国内刹不住的大货车还将跑多远?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1/3交通事故死亡由货车造成
“目前我国货车保有量占到机动车总数的1/14,但交通事故中,三分之一强的死亡人数是由货车造成”,原北京交管局副局长、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段里仁副理事长透露。按照公安部相关数据,去年上半年,我国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25864人。这意味着,仅去年上半年,全国有8600多人命丧货车轮下。
记者从广东省安委办获悉,去年12月13、14日,广东省内连发三宗与货车有关日较大事故。去年12月15日,广东省安委办向全省发出通报,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元旦和春节期间生产安全。在此之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2日至12日,短短10日内,广东已连发四宗与大货车相关的交通事故。
我国货车普遍未装缓速器
“最怕货车刹不住”,多位车主告诉记者。有意思的是,公安部交管局2005-2009年特大交通事故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民间对大货车的判断。在货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违章驾驶,其次便是车辆的机械故障,而很多驾驶违章的情况同时伴随着车辆故障。在各种车辆故障统计中,制动失灵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
“制动失灵是造成货车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简单说就是刹不住了”,华南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杜群贵副院长告诉记者。为扼住这只“马路猛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将汽车缓速器作为标准配置,应用于多种级别的重型车辆。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货车鲜少装有缓速器。
图为装有皆可博发动机制动器的重卡
“汽车缓速器?没听说过!”位于广州白云区太和镇的奋发物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同在广州白云区从事物流业20多年的刘先生也告诉记者,他手下的车队,仅9米以上的大货车就有300多辆,但无一加装缓速器。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缓速器生产企业,约占行业销量的四成。谈到货车缓速器,特尔佳财务总监陈先生告诉记者,2011年,特尔佳开始向货车销售缓速器,不过全年销量只有数百台。与上述说法印证,瑞银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缓速器主要应用于中大型客车和重型货车两大领域,目前在我国中大型客车领域,缓速器已经基本普及;但在货车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只有极少数的重卡安装有汽车缓速器”。
现状扫描:加水箱、建缓冲带 他们这样自保
专家透露,目前国外重卡的缓速器安装率普遍已经达到80%以上。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缓速器更是公交巴士、旅游客车、中型和重型货车的标准配置。我国面对“缓速器”缺席的货车如何自保?
颜师傅曾在湖南一带开大货车长达十余年。颜师傅说,早期货车师傅刹车要“两脚刹”———车子质量太大,一脚刹车踩下去往往还得再加一脚。其后,一些车加装了测力棒,司机才可以一脚刹住车。不过,“大货车超载是常态”,颜师傅说,普通的刹车对于大货车,尤其是跨省跑长途的大货车来说,并不足够。
呼啸而至的大货车绝尘而去,在地面拖下一条长长的水迹。这是很多人对大货车的直观印象。颜师傅说,这正是司机自创的刹车“土法”———不少货车司机在车上加装一个冷却水箱,下坡时打开冷却水箱的阀门,冷水会喷淋在刹车鼓上面, 这样可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0.6吨的小货车背的是个小水箱;9米以上的大货车一般要车头后面加装一个100L—200L的大水箱”,刘先生也告诉记者,为了给刹车“加”层保险,他的车队也普遍给货车加了水箱。“一旦司机觉得跑得时间太长,刹车皮发热就要赶紧喷水降温”。刘先生说,这是目前货车为刹车加保险的最常见做法。
国内为缓解制动失灵甚至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高速公路缓冲带建设。去年11月23日,G15(沈海)高速公路浙闽交界处9公里长下坡路段(被称为“华东第一坡”)的避险车道正式开工建设。今年8月连续两起因制动失灵发生的车祸,竟将坡下浙闽收费站的4个岗亭撞毁了3个,多名收费员受伤。
在经过了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后,类似的缓冲带在全国各有名的长下坡、急弯、事故频发地段均可见到。“这类缓冲带通常由沙、石、泥土依势而建,专用于制动失效车辆的驾驶员主动‘撞’上这些沙石堆以达到减速的目的。还有些高速公路设有降温池,主要用于冷却大型车的轮胎和刹车皮。”杜群贵说。
5年驾龄的货车司机老周告诉记者,他曾开车经过山西晋城至河南洛阳的高速公路。“连续几十公里的下坡路。一路都设有降温池、减速带,还有‘大货车必须进入降温池’这样的标识牌”,老周说,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大货车,特别是超载大货车,很容易在下坡时,因为连续刹车,导致刹车皮起火、轮胎冒烟。
专家说法:现行对策难治本
“背水箱”、修缓冲带,堪称中国式土法。不过,这样的“土法”真能一劳永逸吗?以“华东第一坡”为例,专家指出,汽车正常行驶时,制动温度一般在200摄氏度以下。在连续下坡路段时,主制动器需要较长时间连续地作较大强度的制动,温度就会达到300摄氏度以上。而温度超过260摄氏度,车辆就难以安全行驶。
“不论是缓冲带还是降温池,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不能治本!”杜群贵指出,这些外部手段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从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着眼,加装缓速器才能从根本解决货车制动失灵。
“背水箱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一部主任应朝阳也向记者表示。“比如冬天,水箱洒水在地上,容易造成路面结冰、车辆打滑。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这种做法是被禁止的,涉及车辆非法改装。”应朝阳认为,即便在刹车性能的改善上,加装水箱也只是对减低货车连续下坡时的制动热衰退性有一定效果,但绝不可能治本。
货车司机老周也告诉记者,水箱有时并不可靠。“如果水太脏或水垢太多,水箱的管道就会被塞住;水箱压力不够,水也没法喷出来;还有些时候,水箱的水用完了却找不到加水站”。
[第1页][第2页][第3页][下一页] 本文内容导航 第01页:货车普遍未装缓速器 现行对策难治本 第02页:重载之下猛踩急刹 “现在想来仍害怕” 第03页:法律没有规定 缓速器安装缘何一缓再缓